(六)产销率高,对外依赖度也高。全县大部分木制品间接销为主,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忽视国内市场的开发。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很大,严重制约着木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加大了企业运行风险。
(七)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企业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与大环境有关,也与企业的管理水平低尤其是信息管理、创新管理、品牌管理、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关。
(八)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成本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大部分木业企业多为有厂无证(土地证、房产证),四大商业银行得到资金支持比较困难,金融部门有怕贷、惜贷的心理严重。目前支撑我县木业发展的金融企业主要是“县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民间借贷,单一的融资渠道造成企业运行资金短缺,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九)税费扶持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反映税负不公。税收部门主要依据生产企业的加工能力来核定相关收购数量,在实际操作中当农副产品收购数量不能满足产品产量抵扣需要时,剩余部分即按17%征收,企业负担较重。有部分企业反映本土企业税负高,招商企业税负低、深加工企业税负高、初加工企业税负低。
(十)资源共享体系不建全,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经过多年发展,我县众多的木材加工企业还缺少与其他企业联合发展、创新体制、做大做强的勇气和长远发展理念。不少企业不愿意通过收购、股份制或“外包”等形式谋求快速做大,加剧了这一行业低水平重复造成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同时,我县的木材加工企业大部分生产同类同质产品,且在同一市场层次销售,存在相互竞争,甚至竞相压价的现象。
三、木业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的经济态势是国际、国内和行业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虽然各个层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没有改善的迹象,我们认为,木业产业在今后2年内,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国际环境
一是股市低迷、油价飙升、通货膨胀、次贷危机的衍生等使木业产品的主要消费国人民的消费能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减少,平均价格不高。二是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俄罗斯、东盟等木材资源大国纷纷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推出限制木材出口政策,造成木材价格快速上涨,产品成本上升。三是国际木业产业竞争激烈。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美洲等部分国家,利用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纷纷扩大和升级木业产业,使原料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四是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且频率在加大。年,欧盟对来自中国的奥克曼木胶合板征收6.5%~66.7%的反倾销税;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强化木地板发起“337调查”,年12月初,欧洲同行业要求政府对中国的胶合板进行反倾销调查;年上半年美国个别州提出中国的胶合板不符合美国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调查等等。会给木业产品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国内环境
一是对木制品出口退税的调整。去年7月1日出口退税由11%下调至5%,反映在木材加工产品价格上每一个百分点大约在25元左右,出口竞争力下降,企业已基本无利可图。二是人民币升值。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成本,美元贬值使企业收益缩水风险加大。三国内原材料上涨趋势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四是年国家实行货币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一部分企业的融资环境会进一步困难。五是国内对天然林保护,加剧了原料市场的竞争程度。六是国内市场的不规范经营限制了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三)行业环境
一是资源富集地大力发展木业产业。在国家对天然林加强保护的情况下,江苏、山东、河北和广西等地均在利用丰富的人工林优势大力发展木业产业,加剧了国内产业的竞争。二是传统的经济增长需求仍有较大的惯性。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一味地追求外向型经济和扩大经济规模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严重制约着木材加工业的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和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三是恶意竞争缩小了产业的利润空间。一部分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获得地方政府的奖励,纷纷压低产品价格,缩小了产业的利润空间,更加剧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四是企业集团正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割资源。它们利用自身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加大对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力度,分割国内原料资源和市场资源,促使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给大部分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为了解决资源保护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科研机构和大企业为了替代天然林木制品,积极开发以杨木原料为代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如改性杨木、杨木与其它木复合工艺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进一步加剧了已经较为激烈的以杨木为代表的天然林木原料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