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揭阳市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为深入分析揭阳市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下滑原因,粤东地区业务总部组成工作组进行调研,帮助揭阳市分行寻找对策,尽快扭转个人住房贷款营销的被动局面。
一、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房地产市场情况
2004年揭阳市社会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69.9亿元,比年初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7元,比增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267元,比增12.1%。
2004年全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9.05万平方米、交易额为7335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和11个百分点,商品房成交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全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1.43平方米;城镇户均住宅约75平方米(3.5人/户),住宅平均售价是1314元/平方米,价值是98550元,是同期城镇户均可支配收入3.22倍。揭阳市房价仍在合理区位,居民购房仍有一定潜力。
有关专家认为,城镇居民在达到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之前,将保持对住房的旺盛需求。揭阳建市至今已有13年,建市之初大量居民居住在原有的房改房普遍质量比较低,功能不全,设计陈旧,环境不佳,与新开发的住宅区相形见绌,通过二次置业来改善居住条件是居民的必然要求。可见,揭阳市房地产业具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为商业银行有效营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提供广泛的市场基础。 一、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情况
(一)贷款余额和占比情况。截至2004年12月30日,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共92612万元。其中工行31900万元,占比34.4%,排名第一;农行21400万元,占比23.1%,排名第二;中行20385万元,占比22%,排名第三;XX银行18927万元,占比20.4%,排名第四。
表一:2003、2004年揭阳市个人住房贷款变化情况表
报告期:2004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单位 余额合计 XX银行 工行 农行 中行
2003年 91699 23507 37228 22003 8962
2004年 92612 18927 31900 21400 20383
2004年新增 -2700 -4600 -5300 -600 7800
2003年市场
占比(%) 100 25.6 40.6 23.4 9.7
2004年市场
占比(%) 100 20.4 34.4 23.1 22
(二)新发放贷款情况。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全年新发放额约13000万元,但余额却比年初减少2700万元。其中工行基本无新发放,余额比年初减少5300万元;XX银行新发放1330万元,余额比年初减少4600万元;农行新发放额约1670万元,余额比年初减少600万元;中行新发放约10000万元,余额比年初增加7800万元,占有绝对优势。
表二:2004年揭阳市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新增图表(单位:万元)
(三)贷款质量情况。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额约16900万元,不良率19.2%,资产质量较差。其中工行不良贷款额约9000万元,不良率28.2%;农行不良贷款额约5200万元,24.3%;XX银行不良贷款额2693万元,不良率14.2%;中行的资产质量最好,不良额只有约20万元。
三、揭阳市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下滑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同业营销手法多样,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当地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将个人住房贷款列为一项首要业务加以重点营销,并在信贷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其中以中行力度最大:
(1)中行与当地第一大开发商乐万邦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乐万邦公司近几年的开发量在市区占据主导地位,市区的按揭贷款基本都是乐万邦公司开发的房产,乐万邦公司去年开发的站前中心花园、锦绣家园、城市家园和骏景花园等市区几个较为大型的项目,按揭业务都由中行独家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