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村基层干部中还有存在宗法观念严重,群众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容易造成管理失控,以权谋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官虽小,但其产生的腐败的危害性极大,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损坏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部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领导抓党风廉政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上重视不够,对于农村基层,认为官小,权弱,产生腐败的环境和机会不多,容易忽视加强教育。三是制度上存在缺失。中央和各级出台的各种制度,相对于村一级的具体实际,缺乏操作性,缺少规范的微观的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造成部分村干部认为纪委只管国家在职干部,廉政制度约束不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四是监督上乏力。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责任追究效果不理想,尤其在村一级干部,党员群众的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以致一些村干部钻了监督不畅的空子,成了无人监督的特殊干部,工作中随心所欲,甚至成为村霸,横行乡里。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告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素质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因此,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要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抿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使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立健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保证。要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解决农村教育薄弱、资源分配不合理、理顺乡镇财政体制等方面入手,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
(三)强化监督,在“三公开、一管理、一监督”上下功夫。一是要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站所办事公开上下功夫。二是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上下功夫。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针对目前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出现的腐败问题,加强管理,强化审计,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程序。三是在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监督考核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扩大群众民主评议面,真正使组织检查考核收到实效。
(四)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强化“一岗双责”的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村要把落实责任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每项工作要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纳入镇、村干部政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考核,努力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的责任机制。增强镇、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