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高校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的几点建议
切实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积极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满腔热忱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种好的机制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笔者认为,要注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会同当地党委建立大学生村干部人才档案,将大学生村干部的自身信息、工作业绩、考核结果等有关情况录入干部管理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量才使用。
二是结对子。由于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人年轻,又刚参加工作,即使有工作热情,但缺少工作经验,对工作无从着手。因此,要与大学生村干部结对子,每一位大学生由党组织明确一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作为帮扶人结成对子,指导如何开展工作,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
三是抓传授。大学生村干部本身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和知识面,这就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村干部的优势,组织开展一向些活动,让大学生村干部把自己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农民群众,要让走进农家讲政策,走进课堂送技术,走进基地讲难题,走进协会传信息。
四是强锻炼。对大学生村干部实行压担子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干部不仅要去完成村的工作,还要根据其所学专业,结合所从事的党员管理、远程教育、计划生育等,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锻炼。
五是重考核。要完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明确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工作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
六是定奖惩。大学生村干部报酬本身就很低,多的1300元,少的只有600元,按照实际工作量,他们奉献的多,所以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重奖轻罚,激励他们去多干事,用奖金来弥补工作报酬,以激发他们自身工作热情。
作者:贵州省**县洪水乡党委委员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