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语写作应力求概括,点明主旨
导语又称引言或前言,是市场调查报告正文的前置部分,一般应交待出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与方法等,也可以概括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或作出结论,还可以简要概括报告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直接提出问题,以便使读者对报告全文的内容及意义等获得初步认知。因此,这部分文字务求精要,切忌芜杂,要写得简明扼要,精练概括。
例如一篇题为《关于××市2008年微波炉市场的调查》的市场调查报告,其导语部分写道:“××市调查公司受××委托,于2008年3月至4月在××市进行了一次微波炉市场调查。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汇报如下:”导语用简要文字交待出了调查的主体身份,调查的时间、对象和范围等要素,并用一个过渡句开启下文,写得合乎规范。
又例如,《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前景广阔》一文的导语这样写道:“我国水果资源丰富,其中,苹果产量是世界第一,……据权威机构预测, 到2015年,……近日,我公司对××市果汁饮料市场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 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种写作模式是导语的基本写作思路,也符合一般读者的思维规律,因而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其优势在于为市场调查对象作深层次的背景支撑,这样,既概述了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格局现状,同时又说明了其调查要素,在写作上形成了较强的整体性。
在《组合家具已进入衰退期》一文中,导语又有了另一种风格,“曾经风靡一时的组合家具今年的销售状况如何?市场调查表明:组合家具的销售日趋疲软,已进入衰退期。”这段导语虽简短,却一语中的,以自问自答的写作设计,一开篇便点明全文的主旨——组合家具已进入衰退期,与标题相呼应。这种导语写作模式要求写作者对所调查的纷繁的市场资料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以简省的笔墨,不加铺陈地明确全文的立脚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带动了主体写作的逐层展开。
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虽然市场调查报告导语的形式及内容可以不拘一格,但其写作意图必须是明确的,即为进一步表达市场调查报告全文的主旨内容进行引导铺垫。导语写作的关键在于以简洁的笔触对市场调查的基本面有个交代,力求做到与标题和主体的有机衔接。
三、主体写作应力争多元化,集中表达主旨
主体是市场调查报告写作的核心,也是写作者要应对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将直接影响调查报告的质量。从写作的基本面而言,主体写作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全面阐述市场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数据,用它们来说明有关问题,得出有关结论。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写作思路,才能使主体的写作内容有序、饱满,更有效地为体现主旨服务。
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前景广阔》一文中,作者以凝练的语言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现状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定位,其中这样写道,“追求绿色、天然、营养成为消费者喝果汁饮料的主要目的。品种多、口味多是果汁饮料行业的显著特点,据××市场调查显示,每家大型超市内,果汁饮料的品种都在120种左右,厂家达十几家,竞争十分激烈,果汁的品质及创新成为果汁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品牌果汁饮料的淡旺季销量无明显区分。”这一段陈述以文字为主导,可谓是既抓住了报告的题旨,又为全文主旨的表达平添了笔墨。
当然,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单一的文字写作模式已不能全方位地表现集结的市场因素,未来专业写作中多元化的理念此时显得愈发重要了。例如,在《关于杭州私家车主构成的独立调查》一文中,作者严谨地将一组调查数据列入其中,“调查结果显示,中年车主仍然是私家车主的主流群体,占了调查人数的63.3%。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年轻车主正在崛起,占总人数的26.5%。这部分车主的年龄大致在20~30岁,大多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以及较好的职业,年收入在5万元~10万元左右,而且50%以上由自己独立出资购车。”实践证明,以数据作为市场调查报告的杠杆支撑,往往会产生较强的说服力,这是值得写作者借鉴的有效手段之一。又例如,《武汉市高校教材市场调查(书店卷)》在写作中运用了大量图表,其中问卷及分析部分列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