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XXX垦殖场自筹资金10万元,修善文化礼堂一座。
1999年县财政拨款20万元兴建XX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一座,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中宣部配送了扩音设备及电视机;XX镇在中心落成之日又拨款1000元举行卡拉OK大奖赛活动,并每年拨付文化干事工资5000元。
2000年XX乡拨款3000元修建文化宣传栏20米,拨付文化干事工资8000元。
2001年5月4日XX乡举行五四青年联欢晚会,投入资金5600元用于租赁灯光、音响、化妆品、文化干事年工资等。
2001年7月XX乡为庆祝建党80周年举行演唱会,投入资金6800元,用于租赁灯光、音响、车费、奖品、文化干事工资等。
2001年XX镇拨款5000元,为街道农民剧团添置铜管乐一套,划拨旧车间一座改建成能容纳500人的剧院,该剧团通过募捐自筹资金6000元,添置低档音响设备一套;该镇2002年冬自筹资金20万元重建影剧院一座,镇政府每年拨付文化干事工资5000元。
4、当前农民文化需求及特点:
(1)、农民以种养为业,农民文化生活也应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实践。农民急需传授科技种田知识的图书资料,盼望有关部门协助他们办好农民夜校,为他们补习文化科学知识。
(2)、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他们渴望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球类等各种文体场馆、设施能尽快地得到配套完善。
(3)、自编自演的文艺形式一直为农民喜闻乐见,农村急需为农民文艺演出队或业余剧团开展培训的师资和指导服务。
二、困扰农村文化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设施陈旧和短缺,建设乏力,使珍贵的农村文化资源面临流失损毁。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被拆除后,上万册图书资料无处堆放,临时寄存在其他单位,大量的古籍孤本图书,随时有被损坏的可能,许多报刊、杂志无法与读者见面,人民群众阅览无场所。县博物馆原存放在库房和展厅的上千件馆藏文物尽管存放在有关单位,但保管条件差,自然挤压破损现象时有发生,上百件级别文物危在旦夕。省文化厅对我县两馆的评级工作也因两馆拆除无法进行。
二是文化工作经费不足,文化事业经费一般用于养人吃饭尚且不够,使节假日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各种小型就地、健康有益的日常文体活动难以进行。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一些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一些科班出身和受过专业培训人员,因工作条件缺乏等原因离开文化工作岗位或外出另谋发展,对当地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我们认为:一是要通过市埸化运作,增强农村文化事业的生命力。一方面,政府要尽其所能地增加投入,解决一些必需的日常工作经费和专项活动经费;另一方面,演出单位与群众文艺团体,可通过开展赞助演出、商业演出等市埸行为,开拓农村文化产业,增加创收能力,自力更生,以业养业,为事业发展积聚资金。
是要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地位,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稳定人心,留住人才,使其安心工作。三是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文化投入的重点首先是硬件建设。对目前我县无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和电影院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已予以高度重视,重建工作巳列入议事日程。但限于财力,应区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今年先上县级博物馆、图书馆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博物馆1000平方米、图书馆100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元,明后年再建文化馆活动中心和影剧院,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文化馆活动中心2500平方米、影剧院25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由于我县财力拮据,除了自筹资金外,尚有资金缺口300万,还需争取多方支持尤其是国家扶助,方能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