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情况的调研报告(2)

2010-06-17 16:31

(三)、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和预防不正之风的发生。
    一是建立药品动态监控和超常预警制度。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初步解决了药品进入医院的“入口”问题,但如何加强对药品进入医院后的监管,即把好药品的“出口”关,医院应采取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监督通报制度、大处方大金额病例费用评议通报制度及实施药品动态监控、超常预警制度。二是推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单病种限价制度。所谓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就是指群众在就医过程中可持经卫生局确认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科室出具的医学检验、放射学诊断报告到本县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或复诊,接诊医生在确认病人病情无明显变化和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应以此报告作为诊断、治疗疾病的参考依据,避免重复检查。此举不仅减少了有创采血和放射线照射对身体的损害,而且也为病人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三是坚决杜绝药剂科为医药代表统计处方、提供信息,使医药代表得不到每位医师准确使用量的信息。从今年5月份起,医生开出的处方必须用药品通用名,由于同通用名、不同商品名的药品很多,统方员不易分清医生处方中究竟是哪一家药企的产品。这就不利于统计处方数量,理所当然地遏制了统方行为,也切断了医务人员和药企之间的利益链,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
(四)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正面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坚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宗旨教育和道德法纪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增强职工的廉洁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内心世界启发自律机制。二是抓改革,促行业自律。行业作风上出现的问题,反映出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来解决。医疗机构要引入竞争机制。近几年来,卫生系统推行病人选医疗机构、选医生、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医疗机构分配和用人的自主权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岗定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运行机制,行业自律得到加强。三是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行风建设责任。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纠风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单位综合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并将责任制延伸到中层科室,同时纳入文明单位考核条件和卫生人员专业技术考核晋升条件,对出现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查处;情节严重的,追究领导者责任。


xx县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情况的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出路的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