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医风医德建设的根本好转
加强卫生系统的医风医德建设,必须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从体制创新、制度管理等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治理工作力度。
一是大力加强医德医风的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风医德能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医德医风建设有关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了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如《医德医风建设讲评制度》、《医院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关于严禁收受红包、礼品的规定》等,使医德医风与工资、评优、晋级、晋职挂钩,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奖罚分明,发挥制度监督的功能。制定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效能的医德建设行为规范。同时,把医德医风问题和医德医风考评与科室达标、个人晋升、奖金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使软件约束与考核要求结合起来。把“以德治院”与“以法治院”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律与制度约束统一起来,特别是新形势下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医德医风规范,坚持用制度管住人、管好人,使医德医风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其次,要建立自查自纠制度,及时改进工作。医院要有明确的自查自纠规定,做到值班查、院领导查、科主任和护士长结合自己科室部门的情况查、医务人员结合自己的岗位查,重点查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收费标准、投诉信件。通过“四查五重点”活动,及时了解医德医风的现状,做到边查边改。再次,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奖优罚劣。按级成立考评小组,制定出考评内客标准,经常定规不定切进行考评,主要考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收受钱物和品等方面的情况,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1一2次的集体综合考评,将考评情况装入档案,把考评结果公平、公开、公正地向群众公布,与职称晋升、调整工资、表彰先进挂起钩来,使好的及时受到表彰,有问题及时处理,达到激励先进教育医务工作者的目的,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最后,要健全教育、监督、考评、奖惩制度,把医德医风建设与医务人员个人利益、科室利益和有关领导政绩挂钩,实行动态管理。从整顿经济秩序入手,引导医务人员正确对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校正”价值取向,“洁净”内环境;要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加强党内纪律监督,使每个党员严格按党纪规定办事,按医德要求行医,对那些有违医德医风、医德败坏、屡教不改、视病人生命为儿戏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党纪处分,以严肃执行党的纪律来保证医德医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危害千家万户,加重了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腐败现象,是必须纠正的不正之风。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招标、投标和收费行为,加强对药品招标全过程和中标药品采购使用情况的监督。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参与代理的竞争机制,严格规范中介代理行为,确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抑制药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卫生系统的医风医德建设不仅要明确工作重点,而且要强化保障措施,从制度上、机制上、方法措施上,量化细化,便于操作,切切实实解决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和卫生主管部门,要把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作为办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对于因开单提成、收受回扣和收受“红包”而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案件要重点查办,公开曝光。要认真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统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内容。严禁医疗机构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分解项目和比照项目收费。要增加医药收费透明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取消将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报酬直接挂钩的做法,防止乱收费行为。卫生系统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与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管理和惩治腐败活动纳入法制轨道。要把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既抓好现有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又要加强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