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3)

2010-06-17 17:27

    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与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能力还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些举措远远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诸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考核、监督、升降还缺乏新的机制,同时,已有的被实践证明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落实得不够好。二是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跟着感觉走”的问题,通过走访调查,一些同志还谈到了普遍存在的解放思想不够、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得不牢,脱离群众、形式主义严重,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等实际问题。这种状况,将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影响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届四中全会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提高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作为核心内容,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理论学习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点克服小富即安思想,强化发展的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强化创新的观念;克服地方保护、自我封闭的思想,强化开放的观念。要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实际行动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第二,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优化结构,提高整体功能,从源头上保证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能力基础。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注重考察干部的实际能力,适时把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进科级党政领导班子。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下大力气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体功能。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增强带班子的能力。要把班子中的优秀副职和下一级有发展潜力的正职作为“一把手”后备人选加强培养。

    第三,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尤其在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执政能力究竟如何,要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更要以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作保证。我们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切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体现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决排除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干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本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新的情况,完善思路,突出优势,扬长避短。要着力抓好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大力气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敢于瞄准国内科技的前沿,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手段、提高借助外力促进发展的水平,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本地化”。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财政资金安全性问题的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