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理念
招商是中心,发展是主题。
环境是生命,创新是动力。
(五)发展战略
针对新形势发展、环境变化和工业集中区实际,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1、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建立全面共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坚持快速、集约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增长质量与规模的统一,实现工业企业业主、工业园区经营业主、失地农民、政府的普遍受益和城乡的共同繁荣,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业集中区。
2、增强自主创新战略。将引进资金、技术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平台,引进创新人才,增加创新投入,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发展,提高工业集中区核心竞争力。
3、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继续坚定不移地发挥改革开放区的示范作用,大胆探索,率先改革,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深化改革谋求工业集中区更深更大的发展。
4、坚持协调发展战略。把开发区放在泛珠三角经区域经济、川南区域经济、泸州建设大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因时、乘势发展。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中融入泸州市城南新区协调发展,成为城南新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亮点。
二、江阳区江南轻工业园区发展路径
(一)成都蛟龙工业港模式发展路径:
蛟龙工业港建设运作模式以“自主投资、以商招商、成片开发、规模经营”为发展思路,立足于企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蛟龙工业港的作法是建设工业园区的投资全部由工业港自行承担,实现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 按照工业港的运作方式,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由工业港投资,招商引资由工业港具体操办,其良好的效果在于“一方营造、四方赢利”:一是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土地,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二是统一规划建设和实行基础设施共用,大大提高了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三是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资金投入的风险。具体实施方式有:(1)、工业园区业主建好工厂租赁给企业使用方式。由工厂对相关物业管理费及基础配套设施使用费按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7元计算,付给工业园区业主。(2)、工业园区业主为企业代建工厂方式,由园区业主与企业签定代建厂房协议,企业按协议付厂房建设费用800元/平方和每亩土地每年租金费用2000元,每年付一次使用费,每三年递增一次,递增率为每亩每次300元,但每亩每年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园区业主负责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办理产权手续。(3)工业园区提供土地给企业自建工厂方式。工业园区可提供土地给企业自建工厂。土地的青苗补偿、青苗补偿、房屋撤迁、农民撤迁安置、农民养老保险、水电供应、以及主干道的绿化和下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费为每亩6万元。工厂土地使用时间为伍拾年,土地使用费为每亩每年2000元,每年付一次使用费,每三年递增一次,递增率为每亩每次300元,但每亩每年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园区业主负责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办理产权手续。政府可通过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实现利税的投资进度情况,给予园区业主实施奖励和补助。
(二)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由政府通过国土系统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进行详规编制,按照规划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园区基本框架。然后对园区招商开发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投入。
三、江阳区江南轻工业园区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加大投入建园区
为了从一开始就改变工业园区规模小、档次低、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等问题,为工业聚集发展打一个坚实的平台,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集中财力,重点投入。我镇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必须握紧拳头保重点,可用财力尽可能向工业园区倾斜,同时区上应对江南轻工业园区启动时投入尽可能多财力,以便实施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平面布置规划道路管网排污规划编制,启动园区“三通一平”即道路、水、电、平场等工程,预计需启动资金300万元。二是招商建园,引资投入。我们应学习成都蛟龙工业港模式“招商建园,以商招商”的经验,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工业园区,争取引进一个企业集团或是一个有实力的经营业主对园区进行整体包装和经营。三是经营土地,聚资投入。为了增强工业园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我们按照合理布局、以短养长的要求,通过土地开发聚集建设资金,有力推动了园区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园区滚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