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管理和市场意识十分薄弱。运输企业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重收费、轻管理”,经营理念落后,企业缺乏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由于管理、经营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跟不上,也给交通部门管理客运市场增加了难度,使管理出现脱节,导致经营者违章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客运市场一直未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不能实现吐故纳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客运业的发展壮大。
(三)黑车非法营运冲击客运公交业。一些黑车、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非法经营现象屡屡发生,黑车擅自从事客运出租,不缴税费,更无行为规范可言。特别是当前出租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量黑车与出租车、公交车争抢客源,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交通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查处并处罚了一批黑车,但由于黑车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反弹性等特点,黑车现象成为客运市场管理中的“顽症”。
(四)管理体制不顺。长期以来,我市公交和长、短途客运分属两个部门,出现了公交线路由建设局规划,而公交车停靠、站牌设置归交通局管理的现象,由此也造成了客运覆盖区规划的不合理和公交与长途客运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 整顿公交客运市场的措施和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公交客运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安全、便利、迅速、舒适的交通服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我市公交客运业的有序发展:
(一)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要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促进市场合理分工,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逐步规范挂靠、承包、租赁经营行为,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费、客运车辆入股经营等方式,实现客运企业及营运车主的责权利平衡。
(二)进一步改革客运线路审批制度。要简化审批层次,转变审批方式,规范客运线路审批程序,建立市场推出机制,实施客运线路使用权期限制,促进合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三)不断提高客运运力水平。以胶州市发达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网为依托,构建高速客运网络,加大班车密度,牢固占领道路客运业的市场优势。加快中高级客车的更新速度,提高单车运载能力,提高舒适化程度,提高客运经济效益。
(四)大力推进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要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实现农村客运走得了、走得安全、走得经济。要通过调整线网布局,建立长途客运和公共交通一体化网络,重构客运覆盖区,在城区规划区范围内实现公交车对接,使重叠的线路不再重叠,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五)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公交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组织领导,通过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公交专用道路系统、制订优先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等举措,促进城市公交的健康发展。同时,针对我市公共客运管理体制分割、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现象,应本着“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明确界定城市公共客运管理部门,集中由一个部门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执法尺度,统一服务质量,从而引导市场有序竞争。
(六)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出租车作为城市的一个窗口,是我们加强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出租车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加强出租车市场的宏观调控。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查了解本地区运力发展情况,严把市场准入关,对申请进入客运出租车市场的经营者营运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加强经营权管理,杜绝出租车私下倒卖经营权现象。10年经营权时限结束后,应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在出租车管理中使用服务质量招投标的方法。采取强制退出、强制报废的方法来解决服务质量差、违章率高和车辆技术状况差的出租车问题。在出租车更新过程中,要把好车型结构关,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出租客运需求。二要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要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不按计价器收费、无服务资格证上岗等违章行为。三要加大力度打击黑车非法经营。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管理手段,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打击黑车,防止出租黑车反弹,取得打黑实效,维护出租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