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2)
2010-06-17 18:23
(二)坚持以财务公开为核心的村务公开制度,为村级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我县自2003年,在逐步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的同时,实行了村帐乡(镇)管,对村级事务形成了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审核财务收支,凡不合理支出坚决不准入账,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了村级财务支出透明、合理、真实。目前,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已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村级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5000名5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村党员全部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县有农村党员示范户1200户,带动辐射农户5000多户;全县为无职务党员在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市场服务等设置岗位1593个,上岗党员5800名,占无职党员的82%。在我县个体私营企业和合作组织负责人中有党员1408名,经济能人中有党员450名,为带动农民致富起到了模范作用。
(四)包村工作工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每年从县直单位抽调专人组成包村工作队,以实现低收入村增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目标,加大对全县108个低收入村的帮扶工作力度。2004年,包村工作累计协调和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办实事300多件,硬化路面63公里,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1个,铺设管线3000多延长米。通过包村工作给予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想混乱,认识程度不高。部分群众和村干部对新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有模糊认识,少数基层干部提起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滔滔不绝,讲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却无话可说;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集体经济发展不发展无关大局;有的虽然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发展,但面临无资金投入、无发展路子等实际困难,畏难发愁,迈不开步子;还有不少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不管不问。这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观因素,导致在少数村出现了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
二是整体发展速度缓慢,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仍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县376个行政村中,经过调查,2004年,全县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172个,占全县农村的70%。没有从统计数字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县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一部分村由于地理环境制约、缺乏能人引路等因素,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还有少数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空壳村”,这些“空壳村”为保证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只得借债,逐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