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店应打出自己不同的经营特色,独具格调,与众不同;
●倡导高品质的服务,使德福巷一条街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政府、商家及其他部门齐心协力,使德福巷在西安的知名度更
高;
“德福巷”作为一种新时尚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在年轻人及中高层收入群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大众群体,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人群体,能够把德福巷和咖啡休闲娱乐联系起来的比率非常低,对其品牌的认知率几乎为零,远低于“书院门”和“东新街”。此外,对于品牌的定位和认识,我们从几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调查。
1)建筑风格的统一。47.1%的经营户坚持要“统一建筑风格”;35.3%表示反对;17.7%表示无所谓。
2)经营理念。在“商业化”、“精品化”、“大众化”三个经营理念中,首先支持“精品化”的客户比例最高,占47.1%;其次是“商业化”,最后是“大众化”。
3)经营风格的统一。52.9%表示德福巷应该实行“单一的茶秀、咖啡馆和酒吧”经营, 47.1%表示应当顺其自然,允许饭店、美容美发等其他经营户并存,“混合经营”。
4)“古气”与“洋味”。近5成客户表示德福巷应适当强化“古气”,近2成对此表示明确反对,支持“洋味”,另3成多客户则认为无所谓。
5)街容市容”的“中化”、“西化”和“自由化”。赞同完全“中化”和完全“西化”的客户大体相当,约各占1/4;其他1/2表示任其“自由化”为好。
3、 对政府职能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主要集中
1) 在“上级管理部门多,税费多”和“公安部门经常进行的黄、赌、毒检查,对市场影响很大”上两个方面。只有11.8%的经营户表示满意现有管理办法,超过70%认为需要改善,5.9%认为需要强化管理,约有10%对此不愿意发表意见。有经营户特别指出:“收费合理,放水养鱼,美化环境,提升档次,加强宣传,谨慎规划,让所有经营户有时间、有精力、有资金,与政府共同提高德福巷整体形象。”
三、综合分析及建议。针对调研中集中反映的4个问题和其他意见,根据我区“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和“中心旅游区”发展规划,我们的分析和建议是:
1、 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目前德福巷这个品牌的
影响力有限,游客消费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步行街的设立,将减少机动车的干扰,更多凝聚“人气”,易于形成自己“曲径通幽、闹中求静”的特点,与周围的繁华闹市相衬,与周围的历史文化景点相适应,迅速提升其知名度。调研表明,设立德福巷步行街的可行性非常大。
1) 天时。目前,全区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德福巷步行街设
立开发,完全符合中心旅游区建设规划;而南门-文昌门的拆迁改造、书院门古文化街的改造完善和湘子庙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将成为德福巷的“街头招商旗”,游完以上景点(区),到德福巷休憩最符合游客的心理。
2) 地利。德福巷南通粉巷,北接湘子庙街,西临大车家巷,东
与南大街南段相平行。虽深处闹市,但四周环通,易于改造。目前,德福巷是由南往北单行。如改成步行街,机动车可以经由车家巷贯通南北,对双侧机动车的分流影响极小,完全符合设立步行街的地理条件。
3) 人和。问卷调查中超过5成的经营户和9成的顾客完全赞成
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如能解决好反对者最担心的停车问题,完全支持的设立步行街的经营户将达到8成。
(综上所述,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势在必行、贵在可行。作为我区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我们初步提出“开发建设德福巷,设立步行街”及解决其中困难的主要思路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