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当好普法宣传员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建设法治社会。现代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是全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法治精神和法律素质。而全民普法的作用就在于确立现代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因此,普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分明显。由于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做好农村普法宣传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学生村官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了成为优秀的普法宣传员的可能。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投入到普法宣传的具体工作中去,当好普法宣传员,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并正确运用法律处理村务,实现依法治村。
(五)做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网络以其迅速、便捷、互动等特点,为传播先进文化增设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为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增添了一个新平台,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增加了一个有益的新空间。目前xx区各行政村均建立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设施,然而由于大多数农村党员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知识,不会运用现有的设施,导致良好的学习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运用知识的优势,对现有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
二、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大学生村官在带领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
(一)带领农村全面发展
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发展农村经济,也需要发展农村的文化,农村社会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农民在需要增收的同时,也需要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但也不是没有重点地发展,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保证;社会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应注意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是贯穿农村社会发展全过程的“重点”和“主要方面”,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失去经济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要处理好农村发展中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通过抓好重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协调村两委干部,紧紧围绕农村的经济建设,做好全面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破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把握发展机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保持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保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并不是搞平均发展。不能以协调发展为由“压快拉慢”,“齐步走”,甚至“劫富济贫”,那样最终只能是慢发展或不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不相符,也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相符的。
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好好把握“xx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机遇。统筹城乡,给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好时机。如何把握这样的机遇,成为了村官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政策,读懂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就有机会带领农村在统筹城乡的浪潮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