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2)
2010-06-17 19:10
二是突破难点,加强导向信息的编写。难点问题,往往制约着事物的发展。突破难点,哪怕只是突破难点的一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如,东北地区冬季工务的“三折”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以来都没有解决好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分局安全基础建设的进程。对此,我们针对分局长每周徒步走两个区间检查工务“三折”的信息下发到管内各单位,各单位纷纷仿效,形成了领导干部走区间,层层检查保安全的氛围,这样即为解决难点问题,又对各单位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借鉴作用。
三是抓住热点,加强系列信息的编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抓热点,采写信息,这是促进各项管理不断深入的良好方法。如,我们针对分局安全不牢的实际,组织采写了制约安全管理的成因、暴露出的相关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改变被动局面的途径和一些对策的一系列专题信息,引起了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基层站段的认同。
四是盯住落点,加强信息的督查作用。我们要在从属和被动中求得主动,就必须把信息和调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互为所有,相得益彰。信息是调查报告的题目、前导和基础,调查报告则是信息深化的产物。充分利用好信息和调查报告的关系,认真抓好落实过程中的信息督查工作,及时了解落实决策的情况,发现落实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苗头性问题,总结、提炼基层单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提供领导参考和指导全局的工作。
三、提高信息质量,抓吃透“两头”
吃透“两头”,就是吃透“上情”、“下情”和掌握领导工作的热点,这是提高信息质量的前提。具体的讲,就是要全面理解部、局当前的方针、政策精神和中心任务,摸清本企业生产经营实情,掌握本企业的特点,熟悉了解基层的情况和职工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要吃透“两头”,必须在动态中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主动捕捉领导决策意图,力求实现与领导的“思路对接”。要近可能的参加旁听企业领导办公会议、党政工团联席会议、经济活动分析和安全路风分析会等有关重要会议,了解企业领导的工作重心、决策思路,及其关注的热点。要特别重视积累领导的观点,对领导在一些场合发表的零星观点,要留心记录、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通过追踪领导思维的轨迹,掌握领导的思维与特征,并联系实际,系统和完善领导的思路。这样才能在采写信息中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帮领导之所需。
二是主动掌握基层的现实动态,力求实现与企业的“实情对接”。要经常下基层,熟悉、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状况,努力做到把部、局的方针、政策与分局的实情结合起来,把分局领导的决策与各站段的实情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把握部局的精神实质和分局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工作。
三是主动调查研究,在真正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信息原则,注重向实践请教,向基层请教,向群众请教,要从实践中、从事实中产生信息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力避“闭门造车”、“报喜不报忧”等不良倾向。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只唯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采写出有质量、有特色,又能揭示事物客观本质的信息,为领导提供可*的依据。
四、提高信息深度、精度,抓高层次信息的开发力度
日常信息工作中,由于信息人员的自身素质、所处角度不同等原因,所采写的信息反映表面现象、揭示一般问题,视野不开阔,深度不够,质量差,价值低的信息不少。这就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再提炼、再浓缩,再挖掘,具体要把好“四关”。
一是筛选关。对于所上报的信息,要精选信息素材,严格信息内涵,信息选才要求真,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采写,都来不得半点的“合理想象”和“文艺创作”,因而信息的综合加工,就要我们认真的判断,鉴别真伪,发现信息中的破绽和疑点,对原始信息加工进行核对、审查,把其中列举的事实、数据等核准搞清,剔除其中不真实、不可*的成分,防止偏差的信息给领导决策造成失误。
对提高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