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五个建设”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寒亭(2)

2010-06-17 19:16

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文明寒亭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地区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相互交织,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一部分人思想空虚,信念动摇,行为失准,有的甚至铤而走险,扰乱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和谐。对此,我们寒亭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努力铸造共同理想信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引导养成基本道德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宽容理解、共同前进的新型社会人际关系。为促进市民行为养成,修订完善了市民公约,大力推行“十不”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劝阻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提升了公民素质。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涵、创新方式,在城区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爱我寒亭,做文明市民”及法律、科技、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农村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镇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企业结合“信用寒亭”建设,开展了争做文明诚信“双十佳”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建设平安寒亭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首要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具体工作中,我们寒亭区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围绕建设“平安寒亭”,努力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寒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建设理性有序的民主法制体系。以深入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为重点,全面落实政务、村务、厂务、校务等各项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了基层民主深入有序开展。二是建设灵敏高效的信访工作体系。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机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领导包案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依法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通过组织区乡两级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记录民情日记,开通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子信箱于一体的“书记热线”,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理顺了群众情绪,全区已连续三年无到省以上集体越级上访。三是建设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在不断扩大城乡“两个低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在城区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大病医疗统筹,在农村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建立起了“五保”供养、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社会互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新型救助机制,使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救助。初步构筑起了城乡低保、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财力下移,全面实施了村村通柏油路、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引水上埠等一大批“利民工程”。在去年将全区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和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区财政按全额工资标准统一发放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全区所有村干部的补助,全部由区财政统一拨付,确保了村级政权的正常运转。四是建设严密科学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扎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健全完善“大巡防、大民调”治安防控网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全区治安和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至今已连续六年保持命案无积案。

切实加强“五个建设” 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寒亭(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加强党的执政建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