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耕还林谈我旗的生态建设(2)
2010-06-17 19:47
本世纪头十年是我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我旗生态建设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生态建设,对于保持我旗林业生态建设昂扬向上的势头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全旗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坚持三效统一,生态优先,围绕以下8个字做好生态建设这篇大文章。
一是“退”:要退得下。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凡是沙化比较严重,产量不高的耕地要逐步退下来。全旗到2010年,要完成退耕110万亩。对退下来的农耕地,要大力种灌种草,建设窄林带宽草带、乔草型、乔灌草和灌草型人工草场,实现为养而种,为养而退,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特别要通过今明两年,把136个贫困嘎查退耕还林搞完。利用工程搞好扶贫。
二是“质”:质为先。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些年我旗林业建设关键问题就是质量不高,成活率、保存率低。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林业工作的全过程,涉及林业发展的全局。它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既是业务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要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抓好林业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造林质量的管理工作,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质量工作。
三是“调”: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要围绕以水为中心,狠抓林种结构、树种结构、乔灌结构的调整力度。在林种结构上要突出生态林,大力营造防护林。生态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80%以上。树种结构要突出乡土树种造林,要选择适合我旗的乡土树种进行上山造林。使乡土树种的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70%以上。灌乔结构要突出灌木造林,要压乔增灌,尤其要缩小杨树造林面积。连续五年的干旱告诉我们,栽植杨树如果没有永久的水浇条件,即使成活了,今后也很难成林成材。要使灌木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70%以上。
四是“封”:要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增加植被盖度,加速林地恢复的有效措施,也是投资少,见效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最佳办法。我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具有许多天然疏林、灌丛,以及依靠天然下种和根系萌蘖即可形成林分的沙地。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结合舍饲养畜、草牧场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整合形成全旗比较具有我旗特色乔灌型、灌草型的封山育林区。经过3--5年围封,形成生态功能齐全稳定,能够永久利用的疏林灌木草原。要使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成为我旗生态建设的半壁江山。成为我旗森林覆被率提高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是“补”:要补植补造。造林补植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果极为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造林地由于补植没有跟上而失败。今后,凡是当年的造林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要在雨季和秋季进行补栽上。当年补栽不完的,第二年春季也要补栽上。要采用大坑大水保成活办法,做到一次补栽成功。这要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要常抓不懈。
六是“管”:要严管林。要加强对现有森林和新造幼林的管护工作。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大《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宣传和执法力度。严格制止乱征乱占林地,严格制止乱砍乱伐,毁林开荒和盗伐林木,杜绝牲畜毁林现象。杜绝大小森林火灾发生,杜绝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要加强林业公安队伍的自身建设,使行政管理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化,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林和依法兴林。要坚持舍饲禁牧制度。
七是“非”:要加大非公有制造林比例。政策和机制是林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我旗的非公有制造林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2002、2003年全旗个体造林都占全旗完成数的90%以上。要巩固发展这一成果,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吸引鼓励发展大户造林、联户造林、社团造林、企业造林和各种形式的群众造林。要继续推行对五荒拍卖力度,对农防林、公路林承包造林或拍卖造林的力度,凡是能进入市场运作的要尽快进入市场运作,要利用林木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吸引投资者来我旗造林绿化,为林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退耕还林谈我旗的生态建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