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
如何加快乡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是摆在我们干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旗帜和标杆。
(一)争当发展旱作农业的排头兵。我乡地处张北西北部丘陵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占80%以上的耕地面积为旱地是我乡农业生产的实际。针对我县特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坚持走节水农业与旱作农业并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
发展旱作农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
1、落实工程生物措施,建设旱作基本农田。要继续坚持开展以土地保持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工程措施责任,中部平川区,西部丘陵区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建设和完善旱作农田。同时,要适当落实生物措施,抓好原有农田林网的植网补带、坡梁地的防护林营植和旱作农田生物埂建设,形成防护体系。
2、落实农艺措施,转变生产方式。一是推广抗旱良种,要在对现有马铃薯、莜麦、亚麻等旱地作物品种加快科研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单产水平。同时,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些耐干旱、耐瘠薄旱地优良品种。二是优化作物布局。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布局,形成区域规模。三是科学配方施肥。采取农家肥和化肥混施,以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和化肥配施的办法,大力推行泥土配方施肥技术。
3、落实林木措施,提高旱农水平。一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在机翻、机播、机收等方面,下力推广机械化作业。二是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重点推广旱地、陡坡地防护林建设,扩大面积,增加品种。三是大力推广集水补灌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建蓄水池,大力推广建旱水窑集雨储备设施。
4、加大对旱作农业产品的开发,搞好深加工。目前,我县对马铃薯、莜麦、亚麻的开发还不够,精深加工方面更是欠缺,产品宣传不够,附加值太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聘请专家,专门进行研究开发,进行深加工,打好有机牌,提高知名度。
5、要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好办法,使土地能够合理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便于机械化规模作业,积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创出效益。
6、要切实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力度,要在旱作基本农田、农业机械规模化种植、旱水窑集水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切实加强农业科研,林木推广网络建设投入力度,以保障网络不断,人员不散。
7、要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的路子。大力培育种植观赏性植物和采摘性植物,发展观光旅游业,多途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二)争当作风建设的领头雁。针对当前一些干部普遍存在的宗旨观念淡薄、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能不高、法纪观念不牢等突出问题,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提五点要求:
1、要树立奉献意识,做到勤政为民。作为一名干部,无论是上级党组织委派的,还是村民选举的,要时刻将自身的职责和工作挂在心上,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的实事好事,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
2、要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勤奋敬业。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在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凡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尽职尽责的做好,决不能推诿扯皮;凡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决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千方百计办好,决不能麻木不仁。当工作和个人私事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