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要按照工作实绩、兼顾工作难度和村级经济实力,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对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村干部报酬的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防止乡镇随意挪用,要在财政中安排一定基金用于村党支部书记的补贴和实绩明显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奖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正常离任的党支部书记可给予适当生活补贴。注重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村干部的待遇,激励村干部不断进取,以充分调动村支部书记的积极性。
一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可采取财政转移支付补一点,集体经济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为工作政绩突出,任职年限较长,群众威信较高的村党支部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二是实行工资报酬考核制,在保证基础工资固定的前提下,效益工资,业绩工资实行年终考核和群众评议。体现凭实绩用干部、按贡献定报酬、靠公论订工资的鲜明导向。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激励干部开拓进取,想事干事成事,对经济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镇党委应给予重奖。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原基数以内有较大增长的,按一定比例对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奖励。四是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发村支部书记工作热情,激励他们建功立业,使各支部及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五是生活上关心。对生活有困难的、在书记岗位时间较长的、以及正常卸任的支部书记,乡镇党委应尽力给予恰当的工作安排,对老干部、老党员的困难都尽力给予必要的关心。
4、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干部队伍硬不硬,健全制度是保证。只有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支部书记不仅能够选上来,而且还能管的住、用的好。现在很多村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这从客观扩大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权范围,因此,保证村党支部书记依法行使职权,加强民主监督是关键。因此对村党支部书记要加大民主监督考核力度,促使村支部书记健康成长。一是实行目标量化考核制度。根据群众意愿确定办实事的项目,根据年度经济指标、中心工作确定村级全年量化目标体系,签订年度目标考评责任状,年底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经济保障挂钩。二是实施述职评议制度。每年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的结果作为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乡镇党委要负责抓好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年度考评,考评实绩与对村党支部书记奖惩挂钩,并作为干部的晋升、调整提供依据。三是建立健全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坚持每月公开一次村财务、政务;每半年公布一次村支部书记工作实绩,年底全面公布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党员的评议。建立和落实重大决策支委会集体讨论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建立和落实村两委议事规则、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理顺村两委的关系,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和落实村“党群议事”、“双组议事”制度。四是坚持廉政工作制度。签定廉政责任状,抓好两个条例的学习,开展警示教育等,要建立村支书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制度、廉洁自律制度、联系户制度等,保证将村党支部书记用权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