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好佛教院校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2)

2010-06-17 20:44

学僧的毕业论文是检验学僧在学习期间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的一种成果的体现。现在普遍有一种倾向性看法,毕业论文是否能通过看作是是否能毕业的主要依据,此乃谬也。我们应该重视平时对各学科点点滴滴的学习,消化和融会贯通,学分应该打在各学科目上,毕业论文仅供参考而已。因为毕业论文中有老师(导师)的指导,各类资料的铺底,有时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因此只可作参考,不可作依据。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僧如何掌握写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就象教学游泳一样,并不要求个个能游过长江,越过琼州海峡。为了鼓励同学、佛教院校可以将每届毕业论文汇集成册,以资师僧纪念,或权作每届学僧学习成果的回顾而已。

五、严明学僧纪律,关心学僧生活,加强体育锻炼,确保学僧在德、智、体全面发展

道风纯正与否关系到中国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特别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毫无例外地侵袭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真正做到“庙象庙、僧象僧”,切实解决特别是年轻僧人的僧貌、僧仪、僧格、僧纪问题必须从出家不久的佛教院校学僧抓起,这是培养合格僧人的基本保证。

学习是一种繁重的脑力劳动,佛教院校办在丛林中,除必须遵守“僧装、独身、素食”六字方针外,我们要充分保证学僧长知识、长身体时期的营养需要。对当前的寺院膳食问题,有条件的可请专业的营养师指导调配食物结构(包括常住僧人)要严格饮食卫生,减少和杜绝目前佛教寺院肝脏等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发生。

鉴于大多数佛教院校所在有寺院既无运动场地,又无体育器材的实际情况,各地佛学院一方面可请附近学校的体育老师来校教眼保健操,另一方面可同附近学校联系,每周去他校借用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补上体育课,亦可以请晨练的太极拳老师来校教学僧打太极拳,弥补佛学院不设体育课之不足。为了培养学僧有严明纪律,佛学院可考虑将每期将新僧送至军营数日,进行军训活动,这对树立僧人威仪极有好处。

六、引进现代教育各种视听电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有条件的佛学院要设置语言教室,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设置电化教室或投影仪,提高学僧操作电脑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每月举办一次小型讲演会,提高学僧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每月出一期教育园地,提高学僧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每学期组织一次访贫问苦扶助活动,使学僧们多接触社会和实践慈善利生活动,自觉地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学院要组织每届学僧毕业前外出参学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学僧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寺院管理经验,为今后从事弘法利生事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七、严格招生条件,规范招生程序,开展体格检查,把好入口关

培养爱国爱教、信仰纯正,德才兼备的年轻一代僧人,关系到我国佛教事业将来的面貌和走势,其意义不言而喻。但把好入学关是前提条件。在招生的诸条件中,年龄规定为18-25岁为宜,不宜放宽;无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很重要,因为出家人是独身;文化程度暂定在初中毕业以上,不应只是初中,过几年国家将普及12年义务教育,届时佛学院招生学僧的文化程度应规定为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为宜。为了考察报考学僧的表现情况,报名截止日应为招生考试的前3个月,报名时应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当地派出所提供的婚姻证明、派出寺院或当地佛教协会的介绍推荐信、学历证明,必要时要出具当地宗教部门的证明材料;学僧在来到佛教院校所在的佛教寺院后,应分配在寺院各寮口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考察,对考察期间表现不好,坚决予以迁单。招生考试的科目应为时事政治(含历史、地理、法律内容)、语文、外语、佛学知识),考卷要密封装订,择优录取。初录应为录取数120%,对初录者应安排去体检中心进行体检,按照中等学校新生的健康标准录取。为了做好招生工作,各有关佛学院除组成招考班子外,还要有宗教干部参加的监察组织,保证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和公开进行,杜绝招生中的不正之风。

关于办好佛教院校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发展民营经济 建设和谐社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