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2)

2010-06-17 20:48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村基层人才总量不足。1、全市农村人才总数为52936 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5.29%,达不到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的地位不相称。同时党政人才数较编制数还存有空缺,特别是公务员,虽经几次考录,乡镇仍有很大的缺口,年轻公务员数量偏少。2、人才分布不均匀。从行业来看,乡镇事业单位中92.09%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教育、卫生行业,农、林、水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仅占7.91%;从学历来看,高学历人才多集中在乡镇事业单位和党政人才中,而在生产一线的企业和农村实用人才中多数学历较低。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93.8%的人才分布于教育、卫生,6.2%的人才分布于农、林、水等部门(见表三);从结构来看,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型、能工巧匠型人才占70.46%,而经营型人才,特别是农村经纪人仅为6.14%,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市乡镇事业人员情况统计表(表三)小计 比例%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教育 6323 68.08 4 468 2067 2282 1502卫生 2230 24.01 3 118 477 1275 357农、林、牧、渔、水利等218 2.35 13 29 143 33文化、体育、计生等142 1.53 4 33 78 27其他公益、
社会组织375 4.03 26 102 187 60合计 9288 100 7 629 2708 3965 1979比例% 100 0.07 6.77 29.16 42.69 21.313、人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8.3%,中专及以下人数达71.7%,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级职称人数仅为总数的13.3%,初级及以下职称人数达86.7%。农村实用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人数仅为总数的14.5%,高达85.5%的人员属于高中或初中学历。近三年来受过培训的人才仅占总数的24%,高达76%的人才属自学或师承。历低、职称低、素质低是企业和农村实用人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农村基层人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管理的环境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规范和计划,往往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真正靠系统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不多。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往往是以家族模式运作,各自为战,谈不上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政府对实用人才的管理仅限于宏观层面,提要求多,指导多,而服务相对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管理服务模式。三是农村人才市场发育不成熟,主体不到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存在不足和浪费并存的现象。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客观原因:一是缺乏人才集聚、发展的载体。许多农村基层人才往往属家庭式运作,相互间信息沟通交流少,缺乏统一整合、集聚、发展的平台,人才成长缓慢。部分乡镇虽有行业协会等组织,但往往只重经济效益,忽视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对人才成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二是农村条件差,难以留住人才。农村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许多分配到乡镇的教育、卫生、农技等大中专毕业生,工作不了几年,面对城镇地区工资收入高、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等各种诱惑力,往往想方设法回到县城,使得农村基层人才大量流失。同时农村人才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作用的发挥,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也成为导致农村人才流失的
一个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一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部分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说起来很重视,实际工作中以济利益为重,许多人才处于闲置或无用武之地的境地;部分单位往往只盯在高精尖人才或引进人才上,忽视了本部门、本单位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部分单位对人
才工作投入不足,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农村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农村人才自身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够很好地帮助解决。二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管理,信息沟通少,技术水平提高慢,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激励机制;有些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农村现有人才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与使用脱钩,培训的实效性低,针对性不强;部分单位管理僵化,工作中“论资排辈”,死气沉沉,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影响了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流失。三是农村基层人才自身因素。有些农村基层人才“官本位”思想严重,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则想方设法“走政道”、“弃技从政”、从而造成人才的短缺、错位和浪费、流失;有些农村基层人才自我评价过高,相互比较中只看待遇不看贡献,消极怠工,不思进取;有些农村基层人才存在保守思想,安于现状,小成即满,不求进取。

农村基层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xx县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