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是文艺家的大家庭,凯里市文联每年都订阅了《人民日报》、贵州日报》、《求是》杂志和一些文艺专业书报刊,供各协会文艺家阅读学习。凯里市文联还通过会议培训、理论研讨、文学笔会、文艺展览、文艺采风、学术交流、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文艺家进行学习,鼓励文艺家到高等院校深造,提高文艺家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
凯里市文联每年都组织国内知名文艺家到黔东南采风,组织本地文艺家到外地交流采风,为文艺家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著名画家刘文西、刘春华及彝族诗人吉狄玛加来到黔东南采风创作,为本地文艺家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凯里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其中有国家级文艺家近10名,省级文艺家数十名,并呈现出文艺新人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四、借助强势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文艺队伍新形象;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为了改变文艺疲软的窘境,凯里市文联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借助各种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近两年来,凯里市文联所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都邀请中央、省、州驻地记者和本地新闻单位参加,高雅的文艺活动经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既向社会倡导了一种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又培育了文明新风。通过联办文艺新闻采风活动,既能加强文艺界和新闻界的协作关系,又能宣传文艺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凯里市文联于2007年9月下旬举办的“亲近大自然,拥抱巴拉河,探访明朝古窑”文艺新闻采风活动,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带巴拉河景区进行了文化包装;2008年10月举办的“揭开仰阿莎湖的神秘面纱”,对仰阿莎湖作了宣传炒作,经新华网、金阳时讯、贵州都市报、黔东南电视台、黔东南信息港等媒体报道后,为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舆论氛围,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升温。
五、围绕中心工作,搞好文艺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联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文艺支持。
为了配合黔东南旅游兴州的战略决策,凯里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到民族村寨、旅游景点进行文艺采风创作,撰写景点解说词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创作出一大批散文、诗歌、民歌词曲及摄影、美术作品,对民族村寨和旅游景点作了文化包装,提升了景点景区的软实力,提高了旅游竞争力。
凯里市文联还积极为多彩贵州大赛、凯里国际芦笙节和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提供文艺服务,为“整脏治乱”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文艺支持,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2008年,凯里市文联启动了文化包装工程,组织文艺家对景点景区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文化包装,拟定了文化包装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六、各级文联联动,大发展大繁荣,共创大团结文艺格局。
天下文联是一家。凯里市文联积极配合省、州及外地文联举办展览、采风、创作、演出、交流等各种文艺活动,为外地文艺家到黔东南采风创作提供方便,致力营造文艺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2008年10月18至20日,凯里市文联与剑河县文联联合组团举办了“相约苗疆浴城畅游仰阿莎湖”文艺新闻大联谊采风活动。这次文艺新闻采风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推介仰阿莎湖优美的湖光山色、沿岸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仰阿莎湖景区旅游业的升温,加快黔东南旅游大州的崛起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8年11月7日至8日,凯里市文联与台江县文联联合组织两地文艺家到台江县红阳万亩草场经行采风创作,对这一景区实施文艺包装。
2007年10月10日至11日,市文联组团到岑巩、剑河进行文艺交流与采风活动,兄弟文联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艺活动助推旅游业发展”为主题,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与交流,加强了兄弟文联之间的联谊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