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软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强了人文环境建设。我们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乡兴我荣,乡衰我耻”教育,倡导树立“发展安远我帮忙,安远发展我致富”的新观念新思想活动,群众素质得到提高,安远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开始树立。二是加强了政策环境建设。人大、纪检部门经常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促进了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经商业主、投资客商对安远的赞誉度有所提高。三是加强了服务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先后投资新建了中学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小学教学办公楼共3座,同时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显著。2003年完成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成立了老年活动活动中心。在医疗卫生方面,现有的安远中心卫生院是全县两所中心卫生院之一,基本能保证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四是加强了治安环境建设。公安机关、集镇治安巡逻队、村级联防队联动配合,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城建规划不完善,工业短腿等问题仍然束缚着安远经济的大发展,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发挥边贸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完善集镇规划。
加紧对安远城镇建设重新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设计,在原有的“安远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四纵三横”的街道主体规划不变,新规划出工业区、仔猪综合交易市场、停车场、垃圾填埋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安远标志性建筑、小商品交易市场。要对安远城镇建设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城镇性质和主导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安远的发展潜力、人口规模、用地范围、城镇性质、结构布局、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以及中心镇主导作用等方面通盘考虑,遵循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分近、中、远期三个阶段进行系统规划,为安远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安远的后续发展留足空间。
2、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一是要狠抓乡村公路建设,疏通进出口,畅通人流物流。交通是制约安远边贸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发展边贸经济,公路建设必须先行,必须牢牢抓住近三年国家大力支持乡村道路建设的良好时机,建设好乡村公路。2004年,要在8月底全面竣工省际“安塘”公路(安远至江西广昌塘坊乡)四级水泥路改建和后溪至灵丰山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安远至增坑四级公路。2007年前,争取到开通“安高”省际断头公路(安远至江西石城高田镇),全面完成乡村道路硬化。这些公路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疏通安远的进出口,从根本上缓解边贸物质运输困难,促进边贸往来。
二是要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三年内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卫等方面要有较大改观。2004年内要完成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的选址和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新建成10万头仔猪综合交易市场和一个垃圾填埋场并投入使用。规划启动安远夜景工程,引导工商户制作美观大方的灯箱广告、醒目的商店招牌;全面完成街道路灯改造,实现集镇美化、亮化。2005年,设计建成安远标志性建筑,同时规划建设小商品交易市场,到2006年形成农产品、仔猪、活牛、小商品交易等四大专业市场体系。
3、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做大集镇规模。
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兴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首先,要扶强做大现有的工业企业,对去年引进的三鑫、国丰两家竹木加工企业要重点扶持,促进其产品上档次规模。其次,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引进劳动力密集型轻纺、制鞋、制衣等企业,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去年我们引进的三鑫木业、国丰竹木工艺制品和今年引进的针织服装厂,已转移消化农村劳动力340名。
二是激活民间和乡外资本投入,兴办三产、私营企业。重点发展餐饮、农副产品中介营销、小商品批发和商贸等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商品流通。鼓励干部带头创办、领办经济实体,鼓励干部资金下海。目前已有4名干部办理了留薪留职手续在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在今年市县大抓肉牛产业政策引导下,乡干部职工已筹集30万元创办2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将进一步带动我乡活牛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