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农业生产受影响程度有限。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加速,**县的农业生产在GDP的占比逐步下降,但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变化。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综合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投资较小,风险性不大,市场供需及价格相对稳定,尤其是今年党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出台了具有重大现实及历史意义的针对“三农”发展的积极政策和应对举措。因此,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较小。但一些农业生产因资金制约和市场不畅而导致农副产品除小麦外,棉花、油料、瓜果持续走低,部分农副产品“吝售”积压严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进展放缓,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闲散人员增多而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也相伴而生。因此,对此次危机所带来的综合性负面效有必要引起各方面足够关注。
四是金融危机波及民生。由于海鑫限产裁员、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产品销路不畅且价格下降等原因,金融危机已直接影响到广大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在外打工的人员纷纷返乡,农民收入普遍减少,人们的钱袋子捂紧了,社会购买力下降了,购销市场极其疲软。前几年,东城片几个村在海鑫上班打工的达2000多人,约占该公司一线工人的四分之一,但近期以来因海鑫经营不景气,大部分被解雇回家,有幸在岗的工资也减半,尤其是8月份以来连续几个月未发工资。礼元、河底、裴社等乡村在外打工的占到当地农村劳动力的60%,可眼下半数以上已返村待业,群众普遍反映活难找、钱难挣、日子难过,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五是金融危机导致农村信用社发展艰难。**县农村信用社上半年存款净增13873万元,余额达到164325万元,而到11月底净增14835万元,余额达到165287万元,5个月仅增长962万元,其中有6个信用社出现了下滑现象。在贷款上,至11月底今年累放33675万元,累收26008万元,同比分别减少16249万元和9191万元,11个月只清收不良贷款774万元。据统计,今年办理承兑11家、金额为60130万元;新发放企业贷款20家、金额为3305万元;新发放商户贷款22户、金额510万元。那些多年来与信用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的生产能力较强、信用程度较高、经营效益较好的主体、黄金客户,也有相当一部分发生了偿债危机,拖欠信用社贷款现象明显增多。**县白玉镁业有限公司今年先后在七里坡、白石信用社分别贷款45万元和35万元,因经营破产,贷款本利全部拖欠。河底镇天海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贷款50万元用于开发苏南大道“商品一条街”,商业性门面早已建好但却迟迟难以销售,给年末按时还贷结息造成了一定困难。增盈创利是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深化改革票据兑付、实现一级法人体制、稳健快速发展以及提高员工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县联社年初制定了全年完成结息收入6700万元、实现利润1835万元的目标计划,然而到11月末还有1200万元的差距,旺季会战的11月份全县只收回贷款利息384万元,盈余仅187.71万元,旺季工作旺不起来,与前几年相比反差很大,对全年经营发展目标的顺利圆满实现造成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据调查,1—8月份**县财政收入平均每月高达1.2亿元左右,增势强劲,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年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前景非常看好,信心十足,曾乐观的预计到年底可望达到15个亿以上。然而9月份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显现后,财政收入逐月连续下降,9月份当月仅实现6000多万元,10月份更是急剧下降为3000多万元,与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反差很大。仅从以上这组简单数据就足以反映和说明此次危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对广大群众生活以及信用社工作造成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一斑。
三、应对措施
1、认清形势,正确引导。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诱发的,与金融、信合部门有着直接联系,并且受影响最大、最直接。面对危机,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场危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全面分析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社会、民生、金融的影响程度。同时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宏观调控十大政策措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存贷款利率等精神,认真做好调查分析、舆论宣传、正向引导工作,使广大群众、信合员工清醒认识到形势虽然严峻,但并非无能为力,只要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渡过眼下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