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团组织的影响面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分布的深刻变化,加强这一领域的团建工作,有利于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避免大量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加强了整个团员队伍的管理,完善了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为共青团事业开辟新了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生长点。
3、团组织的引导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提高。通过积极开展非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增强了团组织对非公青年的思想引导。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和推优荐才等竞赛活动,并在反映非公青年的合理需求、维护非公青年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都增强了团组织在非公青年中的感召力。
四、影响和制约陶然亭街道非公团建工作的主要方面。
在看到陶然亭街道非公团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的同时,街道团工委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街道非公团建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
1、运行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共青团组织和团建工作的接纳程度低,尤其表现在企业主对团建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二是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运行不稳定,经营直接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开业、停业变动频繁,造成团员青年流动性大,一些基本措施难以规范;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分布和行业性质差异性大,团建工作很难有统一的方法和模式可循,建立团组织的工作难度大;
2、方式方法尚待进一步创新。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离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非公经济组织中广大青年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例如,非公青年不仅有学习的要求,同时还有在生活上存在困难较多,需要组织理解照顾的要求;在工作上实际经验欠缺,需要组织培养锻炼的要求;在政治上要求进步,需要组织予以关怀的要求;在思想上感到困惑,需要组织教育纠正的要求。这些都促使街道团组织要突破固有模式,进一步创新非公团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3、资源整合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据了解,街道有很多组织资源都有利于提高非公团建工作。例如工会、妇联等部门都从自身角度都为的非公青年群体提供服务。但由于目前团组织缺少行之有效的合作项目与之形成合力,造成这些资源难以面向更多的非公青年。同时,因为街道团组织对区域内的资源掌握得不太全面,整合这些资源稍显力不从心,进而阻碍非公团建工作水平的提高。
4、团干部队伍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社区团干部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直接操作层面的主要力量,存在兼职过多的现象,无法保证团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团的工作。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领域团干部流动性大、更换频繁,对团的知识、业务不熟悉,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和活动,非公经济组织团的建设难以上水平,直接影响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非公团建工作的不断深化。
五、对陶然亭街道非公团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影响和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发展的几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不断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党建带团建既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团的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措施。非公团建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将非公团建工作纳入非公党组织建设考核目标,切实做到党团工作的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真正实现双向促进,整体发展。
2、注重实行分类指导工作策略。要主动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研究,通过积极掌握非公经济组织的运行特点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团建工作意见,提供政策支持,并能够根据基层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暂不能建立团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力量,以行业、兴趣等为基础的青年社团组织、协会和各种服务组织,扩充和延长共青团工作手臂,形成服务先行的团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