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

2010-06-18 00:41

  (四)加大下山转移工作力度,拓宽移民增收门路。1、转变对库区两岸移民群众下山转移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要加大做好对那些有转移愿望而一时不能转移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稳定下来,不影响库区的稳定。另一方面提高对库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生产的资金投入。要加快库区两岸移民群众下山转移步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改变库区两岸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他们的增收步伐,实现经济积累,为下山转移打下经济基础。要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家对移民的优惠政策。用好政策的同时,加大对库区基础设施和生产开发资金的投入,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使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

  再者,要抓住当前农村旧危房改造的有利契机,发动移民进行旧危房改造,并与土地整理、复垦、下山转移、中心镇、中心村等建设有机结合,盘活移民的资产,实现改善住房条件、资金原始积累的目的。2、加大对库区困难移民群众的下山转移扶持力度。库区移民群众由于动迁安置时政府补助低,原有的积累全部用于安置建房,造成现在积累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上级政府和当地政府只有在原来的扶持政策上,加大对库区困难移民群众的下山转移扶持力度,库区移民群众才能早日实现下山脱贫这一夙愿。3、加大库区两岸已转移群众的后续帮扶工作。在深化后续扶持的基础上,将重点做好下山转移小区后续配套建设和物业,使已建的每个下山转移小区都成为小康家园。为更好地统筹城乡农村产业转移,使这部分库区移民群众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我们要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全面实行下山转移库区移民培训制度,建立培训网络,减免培训费等,鼓励下山移民离土转岗,努力突破下山转移农民原有的农村保障框架。培养一批农产品销售商,充分利用转移后的移民熟悉城镇市场又容易与原来村民联系的优势,以成立农产品供销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留守移民销售茶叶、雪梨、板栗等农产品,实现“双营”。同时开展“百企献岗,农民进厂”活动,帮助转移移民实现就业增收。

  (五)探索新发展思路,提高移民增收速度。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拓展农业功能,开发乡村旅游业,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许多水库移民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支持所在乡(镇)政府可以搞旅游集镇建设,加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的培育,切实增强移民集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通过集镇的发展,促进移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赤石乡赤石村、石塘镇的小顺村等。在一些有特色的移民村中搞特色旅游,如紧水滩镇的石浦村、龙门村、**镇的大坪村等。同时,水库移民还可以在充分利用水库资源上动一些脑筋,适度鼓励移民发展水库的网箱养鱼及渔民渔家乐等产业,进一步拓宽移民的增收门路,从而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移民的收入水平。二是盘活要素促进移民增收。充分利用下山转移后的资源,拓宽留守移民的增收致富路。截止2008年年底,我县有1363户4701名紧水滩、石塘水库库区困难群众异地搬迁脱贫。这部分移民搬迁后旧房复垦的土地、山林地有相当大的面积,留守移民可以向转移移民那里承包山林地,建设玩具、香菇原料林基地。利用复垦土地发展紫番薯、甜玉米、名优茶、油茶等高效农产品种植,发展绿壳鸡、鹊山鸡等特色养殖。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一批品牌产品,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从而实现移民的增收目的。三是发展来料加工业。来料加工业具有风险小、投资少、在家实现就业等诸多优点。但要发展来料加工业,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每个移民村中培养1-2名具有技术才能和管理才能的经济人,其次要制定出移民发展来料加工扶持政策,使来料加工尽快发展起来。四是发展水库网箱养鱼。充分利用紧、石水库资源和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鼓励移民发展库区网箱养鱼,同时对部分鱼进行深加工,提高网箱养鱼的效益。

移民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改革农村党组织设置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