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未成年人思想空虚、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调查组先后对城区某中学初三年级班、某中学高三年级班、某职业中学一班(全部女生)、某乡中学初三年级班共211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并收回问卷211份。结果表明:在“我崇拜的偶像”一栏中,大多数崇拜港台歌星和大陆体育明星,有37人崇拜战争狂人希特勒和恐怖魔王本·拉登,占17.5%;有39人明确表示对现实社会不满,占18.5%。在“我的理想”一栏中,没有一人表示长大后愿意当工人、农民的,想“开公司当老板、出国发大财”的占41%。在“我的日常行为”一栏中,有18%的在家里“以我为中心,吃好的穿好的”,有16.3%的表示“对读书讨厌,父母压没办法”。在“我的业余活动”一栏中,经常迷恋上网的占11%,有18人经常观看不健康录相、光碟、欣赏男女恋爱和男女床上戏,有9人喜欢看裸体画片,有17人有偷扒、打群架、敲诈低年级同志的行为,有一人进入按摩院接受过异性按摩。
三、几点建议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铸造中华民族未来的灵魂。这项工程始之今日,关乎国家之社稷、民族之未来、家庭之幸福。因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党委、政府应增强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及时掌握动态,逐步增加投入,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建议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专门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采取得力措施,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区人大、区政协每年要组织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1至2次专题视察,以推动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健康发展。
2、强化社区和家庭的管教责任。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社区各类活动阵地,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要作出明确规定,凡判缓刑的未成年人,每年都要到社区做义工。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关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自身良好品行修养给孩子作出表率。要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实行监护人制度,对监护失职造成影响或危害的,要对监护人进行处罚。妇联组织、教育部门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家访、研讨会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子观、成才观,使更多的自然母亲(父亲)成为合格的母亲(父亲)。要强化家长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营造健康的、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解决子女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3、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一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相互渗透,整体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学风、教风、校风相互协调,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谐配合,建设有特色、有风格的校园文化。三是坚持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保持育人的连续性。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把握育人过程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和宣传,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
4、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克服将不胜任教学的教师调整到政教队伍的做法;建设一支形象良好、素质较高的校外活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支熟悉孩子、热心育人的少儿工作队伍;建设一支心理健康矫治队伍,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救治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少年。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特别是要切实解决好各级各类学校政工干部、德育教师、班主任教师的职称、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专家、老英雄、老模范的作用,大力表彰成绩显著的名教师、名班主任、校外辅导员和先进模范人物,不断发展壮大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