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2)

2010-06-18 00:48

  4、两校区办学过程中,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有待进一步探索。学校目前的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实验室设备资源共享程度低。

  (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困难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师资规模仍然与学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一流的学术大师、名师少,中青年学术领军人物少,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少,学科带头人、学校带头人少。因此,迫切要求研究确定合理的师资规模,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创造激励人才成长,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1)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目前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数量较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留住难引进更难,学历结构不尽合理。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急需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比较困难,各学院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这是制约学院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从而也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科学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招揽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学校今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局部师资短缺,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连年大幅度的扩招,导致部分学院部分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使教师负担过重、科研力量薄弱、学生培养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

  (3)教学秘书待遇问题。教学秘书是教学一线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学院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目前,我校教学秘书的待遇问题一直影响到这支队伍得稳定性,制约了学院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四)学校在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存在的差距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建设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校园,学生管理、团学工作和校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学生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究其根本是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全融入到学生实际管理中,某些工作显得呆板、僵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制度中的某些部分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管理特点;二是学生管理过程的持续性、一贯性保持不够,偶尔有大意和松懈的现象;三是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和团干的配备还相对不足,使得学生的管理不够细致体贴,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四是学校的学业预警和学生行为预警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五是我校的助学贷款工作目前还有待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有所欠缺;六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实习实训机会欠缺。

  2、团学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两校区办学的客观环境造成,问题主要集中在榆中校区。一是文化主体不健全。榆中校区偏僻,交通不便,教师在新校区教学科研活动机会少,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师生之间存在明显情感距离,所以榆中校区明显缺乏以教师为参与主体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校园文化缺乏特色,榆中校区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缺乏体现各学院自身的特点、学生接受的知识单一,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少,校园文化氛围差,校园文化活动中科技创新活动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

  (五)学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立高效的现代组织管理体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校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证。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完善现有合理解决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是今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有了更清醒地认识。

  1、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贯彻落实不到位,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努力。

大学学院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