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变观念 不断创新促发展(2)
2010-06-18 01:41
目前,已有6人停薪留职,3人离职,8人领办企业,12人兼职,16人参股,都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合适位置。
(二)转变职能,不断开拓创新
通过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部门职能仍在职工的脑海中烙印很深,习惯于催耕催种摸情况,报进度,耍嘴皮,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去年以来,我们结合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调研,解剖典型,认真分析,找到了在变革时期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了8个方面的探索。
1、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一是制定生产标准。2001年我局印制柑桔、茶叶、蔬菜《生产技术规范》计25万册,发到农户,让他们按要求进行生产。二是实施沃土工程。开展测土配肥技术,近三年累计完成沃土工程面积12万亩,其中,柑桔8万亩,茶叶2万亩,蔬菜2万亩。三是加强农资市场整顿,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肥料的使用,确保农产品不受污染。四是建立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4万亩,其中柑桔1.5万亩,茶叶5000亩,蔬菜4000亩。五是正在筹备开展优质农产品的认定认证工作。今年计划申报两个产品。
2、狠抓农产品的出口创汇。柑桔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现有面积13万亩,总产12万吨。为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我们以宜隆果业公司为龙头,积极推行产后加工处理,近3年已出口蜜柑6.4万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有17家水果加工企业,24家生产线,季节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同时,这些企业还建立了2万亩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
3、积极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实施了“兴机富民”计划,组织好机械化作业和加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作强度。去年完成跨地区机械收割5.2万亩,机械修剪茶叶1.5万亩,在柑桔产区推广了节水灌溉、植保等技术。
4、大力加强农民培训。近几年以农广校为阵地,对专业大户、村干部及营销专业户进行了培训。一是在内容上立足于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学历5个重点;二是培训形式多样,有长期的,短期的,函授的,田头学校;三是办好科技示范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的实际效果。近几年颁发“绿证”5700份,提供劳力就业156人,培训村干部249人,农民18万人次。
5、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一是成立了执法大队,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为保证执法人员素质,我们实行了竞争上岗,建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执法队伍。并理顺了农业执法的层级管辖关系,落实了执法过错追究责任制。近几年查处违法案件24起,处理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1347吨,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6、组织农民抓流通。现有柑、茶、桑、渔、畜牧等各种协会8个,除了常规的生产技术指导外,已抽除128人负责开拓农产品市场。
7、构建信息传递及反馈系统。农业局去年投资32万元,开通了局域网和因特网,与有关企业和各乡(镇)进行了链接,并申请注册了实名和域名,为农民从事市场农业铺垫了一条快车道。
8、加强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农村能源,办起了一批生态家园试点,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转变作风,强调狠抓落实
新阶段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再是农业部门所垄断的工作,已经出现了农技推广队伍多元化的格局。为了克服过去因作风飘浮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具体做了四项工作:一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各二级单位实行“四定”,即定岗、定员、定责、定酬,因事设岗,按岗定责,按责取酬,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增强了干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全局通过引进民营机制,全部推行了民营化管理。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对一切适宜承包、租赁的单位、项目、资产都实行承包、租赁,使各单位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服务实体。三是实行“双百分”考核责任制。每年农业局对各单位的面上业务工作及经济指标,用双百分分项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年前与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年终结账兑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局上下通过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农技人员干事业,支持农技人员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在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并鼓励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各二级单位降低固定基础工资分配比例,提高资本、业绩等要素分配比例,杜绝了新的“大锅饭”,使那些作风不实的人既得不到好处,又受到惩罚。
与时俱进变观念 不断创新促发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