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05年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同期比较),市辖区肉类总产9665.63吨,同比增1.03%;禽蛋总产量521.32吨,同比增1.45%。全年畜牧业产值达13233万元,增长12.82%(市属10156万元,增长15%)。
四、资产情况
景洪市畜牧兽医机构基础设施总占地面积49458.3㎡,其中:住房面积6393.52㎡,办公室面积1691.00;市级站所占地面积7011.8㎡,住房1029.85㎡,办公室面积796.68㎡;乡级站合计占地面积35646.4㎡、住房面积5123.67㎡,办公室面积754.32㎡;全市总计有危房2563.97 ㎡。市乡两级固定资产总计6100710.8元,其中:市畜牧兽医站3996509.4元,动检站513060.91元,乡级1591140.49元。总债务为78.6万元,其中:市级站(所)负债10.00万元,乡级负债68.6万元。
五、景洪市兽医体制存在的问题
1、机构萎缩,基层兽医工作困难。
2000年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后,农业四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兽医站被撤销,“人权、财权、物权”均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因此,许多兽医人员人员,天天围绕着乡镇的中心工作任务转,甚至被安排去调解民事纠纷、跑计划生育等,无暇顾及兽医工作。“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的农民,也只能是望眼欲穿。
2、服务面积广,人员不足。
景洪市紧邻缅甸,东西宽98公里,南北长112公里,国土总面积6959平方公里,其中坝区348.9平方公里,山区6610.1平方公里,是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辖5乡5镇,一个街道办事处,93个村民委员会和16个居民委员会,738个村民小组,即:勐龙镇、嘎洒镇、景哈乡、勐罕镇、勐养镇、基诺乡、景讷乡、大渡岗乡、普文镇、勐旺乡和允景洪街道办事处。并驻有5个县级国营农场。全市总人口37.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1万人。全市共有兽医做从业人员200人,人均需负责34.8平方里内的兽医服务。全市共有83名村兽医员,每个兽医人员需承担8.9个村的兽医服务。
3、工作职能交叉,职能发挥不平衡。
在目前的兽医体系中,存在着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没有明确地分开的情况。例如,全市的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就既从事执法和行政管理性质的动物检疫,又从事公益性的疫病监测和防疫,还从事一些经营性的服务或者经营兽药。由于职能设置不清,在同一单位中形成政、企、事不分的状况,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之间就可能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在对公益性服务的成效缺乏公认的、硬性的评价标准时,公益性职能发挥往往要受到影响。
4、设施落后,服务能力弱。
全市的兽医机构建设投资均由农业部门各种形式自筹或通过少部分项目投资,设备建设比较薄弱,特别是乡镇,由于农业四站合并,10个兽医组均无独立的办公均所。同时,兽医技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应有的服务装备,如培训电教设备、监测设备等。据调查,市兽医站建立了化验室,但化验设备还不构完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仅配有显微镜、冰箱等,且尚未配齐;村级尚未建设兽医室,仅配备了简单的出诊箱,同时,由于待遇过低,有的村委会无人愿意从事村兽医工作。
5、缺乏经费,公益性职能履行困难。
由于市、乡两级财政较为紧张,兽医服务方面仅能保证人员工资,其它经费严重不足,只能依靠上级投入或项目投资,新技术的引入和推广十分困难。由于经费不足,公益性职能很难充分发挥。
6、知识老化,服务能力弱
具调查,从1999年以来,全市兽医机构未增加过大中专毕业生,致使现有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偏大,业务技术人员出现断层。而现有技术人员由于缺乏系统培训,知识老化严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兽医服务工作需要。
六、建议
为适应新形势下兽医工作的需要,在实施兽医体制改革时,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兽医工作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06〕78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的实际,实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