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原因
1、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管理相对薄弱
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扶持和鼓励下,**区民办教育近10年发展很快,区教育局也为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公办学校,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指导与管理还比较薄弱。我们了解到,由于办学体制的原因,在民办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上,教育行政部门现在还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安全工作经常会有检查和指导,但对学校的德育状况、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的检查和指导较少,对办学人、校长、教师的管理也同样相对薄弱。
2、部分民办学校周边环境较差
由于市中心的公办学校较多,且租金较高,所以绝大多数民办学校都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办学。这些地方有大量的网吧、发廊,人员复杂,抢劫、勒索、斗殴时有发生,社会治安较差。周边的网吧主要招揽附近的中小学生,有些发廊存在卖淫嫖娼活动,甚至可以看到吸毒分子公开吸毒。附近民宅麻将声不绝于耳,公开兜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出版物等现象时常可见。这样的居住环境,使学生及家庭极容易接触社会阴暗面和消极的生活方式,受到不良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极其有害。调查中我们所走访的学校,几乎每所学校周边都有网吧,这些网吧千方百计吸引中小学生,使不少学生沉溺于此,不能自拔。如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其父亲是送煤气的临时工,母亲在街边看管自行车,他放学回家后常去网吧,甚至夜不归宿,在网吧呆上两天两夜,饿了就吃网吧提供的盒饭,困了就趴在电脑前睡觉。有一次竟然将家中的VCD拿去卖,得到的60元全部花在上网打游戏上。沉溺网吧使不少学生千方百计逃学,没钱时就去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钱,甚至去抢劫和勒索。不少学生因此无心上学,整天精神恍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为解决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我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增强做好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亿万个孩子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学生乃至全区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育工作,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任、人民的期望,也是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我区外来人口急剧增加,需要上学的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虽然区财政每年教育经费投入都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0%以上,但公办学校的学位还是难以满足现实的入学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去投资,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以,现阶段民办学校还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即使以后政府有能力完全承担基础教育的义务,民办教育一样会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就象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大部分是私立学校一样。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民办教育,充分认识到民办教育在我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引导办学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约束办学人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要象抓公办学校一样,抓好民办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要象培养公办学生一样,关爱民办学生。只有这样,加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有关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大部分住出租屋,家庭环境差,有的小孩就在床上做作业,许多家长无固定职业,家长要么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要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孩子方式简单;要求孩子安全和成绩较多,对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方面教育引导不够,家庭教育总体质量不高。有关部门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民办学校学生的家庭,妇联、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学校,要不断探索加强家长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