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争取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关键之年。为尽快改变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的重要性,做好项目的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完善项目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
1、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一是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做好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要结合国家政策,从适应未来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需要出发,在充分研究我县目前的基础条件上,科学提出我县短期、中长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各涉农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行业专项规划是在调查研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政策和发展需要,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出发而科学编制的,其主要作用是科学指导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县总体规划科学编制的依据。涉农部门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并按规划的内容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因地制宜,切实做好村镇的发展规划。各乡镇在制定村镇建设发展规划时,要结合实际,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有重点、有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范围内小集镇布局、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布局,有计划地控制自然村的发展,引导自然村人口向小集镇聚集,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留出空间。
2、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规划、编制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林地)审批、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开展的好坏和所做材料的深度是影响项目审批和实施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州对项目建设的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大小。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培养专业的人员来做此项工作。一是要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加强项目的收集、整理,完善各行业的项目储备库。二是要围绕国家投资方向、产业政策和市场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时对项目进行筛选,做到滚动储备。三是对已经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想方设法向上争取和自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切实开展好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建设资金打实基础。四是根据我县的优势和特点,包装、策划一批竞争力强且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去招商引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中央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出台十项政策措施来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要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坚持“建设靠项目,吃饭靠财政”的思路,踏踏实实搞好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发挥项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因此,各部门在项目争取工作上一定要主体明确,突出重点,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等领域,抓紧争取并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投资见效快的重大项目。一是要认真研究上级投资政策,筛选一批体现我县特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竞争实力、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上报,力争进入中央、省州的项目库和发展规划盘子。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沟通,积极捕捉项目动态信息,切实转变工作观念,树立起“争、跑、要”的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上下联动,加大对中央、省州投资项目的争取力度。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好部门优势,多部门联合,主动与中央、省、州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了解信息,共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发展良策,积极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四是要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全民招商的社会氛围,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战略,做好涉农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