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税收管理问题调查及对策(2)

2010-06-18 05:11

(二)税收管理手段与其经营机制不相配。

税收收入不能稳定增长,与其经营规模和效益的同步,表现在纳税人经营规模的扩张,税收管理措施没有及时到位,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地税部门对煤炭市场经营者中的大部分个体业户的经营状况的监督,存在难以把握经营收入和收益,进而导致管理侧重于突击清理,甚至部分业户的基础情况都掌握不准,100多户个体煤场,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不足60%,纳税人的经营变化也不能够适时掌握。

三、税收管理漏洞的透析

税收管理中的漏洞,导致煤炭市场整治的效果不能够坚持标本兼治,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规模经营纳税人的经营效益的监控缺位。在纳税人的实际经营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煤质搭配销售,如热量6000千卡的煤炭加入燃烧值较低的中煤,可以达到购货方热量5000千卡的质量要求,但中煤的供应渠道复杂,而且多无正规票据,对其购销数量的准确度难于核算,导致纳税人经营成果的财务反映差异会计信息失真,而我们在税收管理和税收检查中又往往只注重帐务核算,对其帐外的运行情况又由于情报线索的不全,而使应收税款而流失,如对8家规模经营企业的2003年度的财务核算调查发现,年均收入三千万元,只有2家企业盈利而且盈利数额较少,其销售利润率不足0.5%,48家各类煤炭经营企业,只有9户企业盈利,缴纳企业所得税34万元。

(二)、个体煤场的纳税人大多现金购销、无票购销、隐蔽交易,导致税收监控措施难以准确定位。如一部分业户虽设立煤场,但煤场内煤炭存量变化不大,而其主要采取煤源订煤,煤炭直销用户的形式,导致其销售量和销售水平以及盈利水平难以核定。既使在每次的整治中也只能采取粗线条核定,一次征收的办法,而且成效不大,如2003年天长分局在镇政府的协作下,组织20多人,数台铲车历时近一个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辖区内的个体煤场进行专项整治,只征收税款5多万元。

(三)、受煤炭供求矛盾的影响,税收管理的难度较大。在煤炭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经营者的煤炭销售渠道狭窄,采购方压价采购,经营业户为减轻资金压力也竞相压价,恶性竞争,除几家规模经营且销售渠道稳定的业户经营成果较好外,大部分业户收益水平较差,征收难度也较大;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经营者的煤炭采购和销售都成为瓶颈,大量的现金结算,又导致税源监控的缺位。如今年的煤炭市场走势受资源供应偏紧的整体影响,特别是山西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停产整治周期长,煤源紧张。规模经营的8家企业受电煤比价影响和铁路运力的制约普遍亏损,导致税源减少。同时通过汽运销售的煤炭销售企业受购销双重压力,大量的现金交易,影响其税源的准确核定管理。

  (四)、税收管理中的部门协作的不协调,也是导致纳税人管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地税的管理信息资源不共享,情报交换的不经常和不及时,导致煤炭市场经营者的增值税管理强于地税的监控,煤炭市场纳税人注重增值税纳税人资格审核认定和接受管理监督。而被动接受地税管理,一部分业户也不愿办理地税税务登记。市场经营业户销售开具的发票由国税管理,也是纳税人不愿接受地税管理的原因之一,导致地方税收监控难度增大,流失较多。同时与煤炭市场管理办公室、工商、经贸等部门的协作也存在不够协调的问题,导致经营者的情况掌握不到位,措施管理不到位。

四、完善税收管理的对策

(一)国地税的联合协作。煤炭市场的税收管理要形成合力,必须依靠国地税的联合协作,严格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一是加强煤炭市场纳税人的征收、管理、检查等环节的信息交换,准确掌握其增值税缴纳情况,分析掌握其地税税收的缴纳对比情况,按照其缴纳的增值税换算收入额,进而折算其应纳的所得税。二是对小规模煤场实行联合核定税款,按照其交易量、交易额和盈利平均水平进行综合核定。三是建立委托代征关系,由国税在代开发票时代征城建税、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地税部门按照规定付给代征手续费。四是对煤炭市场业户实行联合整治,形成合力,促进规范管理。

煤炭市场税收管理问题调查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增收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