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2)
2010-06-18 05:16
5、私营经济有效地弥补了行业缺位,使经济结构更趋完善。2006年资兴市私营经济广泛分布在二、三产业的各个行业中,有效的扩大了资兴市经济的行业覆盖面。其中,工业拥有私营企业108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4.33%;建筑业6户,占1.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户,占2.07%;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36户,占11.29%。2006年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65亿元,占资兴市GDP的比重为33.04%,其中,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3.54亿元,工业增加值13.5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0.29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6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0.20亿元,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0.58亿元,为完善资兴市经济结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政府的鼓励、扶持和引导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层次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资兴市非公企业大都是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企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中,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的行业比较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整体上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非公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由于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企业职工素质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资兴市非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不及10%。企业起点不高。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方式落后。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粗放,企业文化缺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差,损害消费者利益,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多数属于家族制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上的逐渐升级,家族制管理越来越阻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亲情大于制度。这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差距甚大。管理者素质和决策水平还有待提高。有些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的层面上,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决策管理水平还不高。
3、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度不高。按照职工劳动保障的有关规定,企业应为从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有的企业存在工资低、不按时发放工资、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不积极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
三、发展资兴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建议
1、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挂靠联合,扩大规模,延伸链条,壮大实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三是积极倡导非公有制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关爱员工,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四是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实提供统计资料,鼓励企业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