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现有的数码相机拍照、录像机摄像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城市管理需要,应该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加速推进并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智能化,使城市管理执法和管理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
四、有效监督——保证城市管理执法科学发展
(一)加强执法机关内部监督。这主要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解读:一方面,执法机关要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勇于自我纠错,将所得经验教训运用于执法实践,使执法要作为而又不乱用权力,执法不越权而又有作为,执法要严格而服务又要热情;另一方面,要严查执法的违法乱纪事件。当前要严查的主要有下列问题:对待行政相对人居高临下,态度蛮横;查处案件张口罚款,闭口处罚;该重罚的则顾及面子轻罚,该轻罚的则不顾影响重罚;只要罚款到手,不管整改是否到位等。
(二)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要以执法进社区、党群联动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大宣传格局,力争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切实增强全民守法的自觉性;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要把城市管理的职责、处罚手段、法规条文、办事程序等上墙、上报、上网、上电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主动联系群众,设立群众意见箱,聘请城市管理监督员,收集宝贵意见,集中民智为我们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出谋划策。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制约。对于违法行政的执法人员必须进行过错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对行政首长实行问责;对不适合继续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由政府法制机构吊销行政执法证件,或将其调离执法岗位;对由于违法行政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筑起一道权责一致的“防火墙”,以责任监督制约权力的滥用。
总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和创新性都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