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阳畜牧业发展的思考(2)
2010-06-18 15:11
1、以筹备和申报《信阳市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我市正在申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了省政府和省畜牧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我们先后对项目建设的内容、区域分布、投资规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立了以淮南猪、固始鸡、固始白鹅、淮南麻鸭和奶业等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建立生态生产加工基地。
2、发挥信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优良畜禽品种。重点是抓好已列入全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优良品种的发展,形成具有信阳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首先是大力发展淮南猪生产。淮南猪瘦肉率较高,肉香味美,汤汁浓郁,营养丰富。近年来在省种猪联合育种组的培育下,对淮南猪进行了四个世代的选育,其生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计划在南信叶路以南建立淮南猪商品生产开发带,使其种猪生产规模达到3000头,年饲养淮南猪达到60万头。同时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开展与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皮兰特等优良品种间的杂交改良,提高淮南猪的生产性能,争取列入国家级品种名录。
其次是加快信阳优质禽业的发展。固始鸡、固始白鹅、淮南麻鸭、樱桃谷鸭在全省饲养量第一,是信阳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要充分发挥“两鸭一鸡一鹅”的优势,通过龙头带动、养殖小区等方式,建立信阳优质禽业生态生产加工基地。一是以华英集团为重点,迅速膨胀樱桃谷鸭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基地。到2005年,樱桃谷鸭饲养量发展到2000万只,年加工能力达2400万只。二是以固始三高集团为龙头,扩建、完善固始鸡产业化项目,在全市实施大规模产业化开发。项目建成后,全市固始鸡饲养量可达到8000万只,年出栏固始鸡达到5000万只以上,并带动2万多农户养鸡致富。三是大力发展固始白鹅。计划在淮滨、固始及息县北部等沿淮流域建立固始白鹅产业开发带,大力发展固始白鹅生产。到2005年,全市鹅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年出栏1200万只以上。四是建立淮南麻鸭开发带,扩大淮南麻鸭规模养殖。重点在光山、商城及罗山等淮南麻鸭主产区建立淮南麻鸭生产加工基地。
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搞好地方优良家禽的选育、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继续加大固始鸡提纯、扶壮工作,通过品系杂交,培育固始鸡精品蛋鸡和精品肉鸡品系;加强固始白鹅与四川白鹅等产蛋性能好的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改变其产蛋率较低的劣势;开展淮南麻鸭与北京鸭等优良肉鸭的杂交改良,提高其生产速度和产肉性能。通过科学的选育和改良,既保持固始鸡、固始白鹅、淮南麻鸭等地方品种的原有特征和风味,又使其生产性能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巩固信阳禽业的优势。
3、突出发展信阳奶业。信阳奶业生产起步较晚,规模小,水平低,发展严重滞后,全市人均占有奶量只有0.1公斤。2000年国务院提出了“学生饮用奶计划”,提倡“早餐革命”。目前,我市鲜奶及奶制品也已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日常消费品,发展空间很大。为尽快摆脱我市奶业生产严重落后的局面,近期将重点在氵师河区、平桥区等市郊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与“花花牛”等大企业联营,带动乳制品加工。到2005年,实现奶牛养殖量达到2000多头,年产奶量力争达到1.2万吨,年加工能力达到8000吨,人均占有奶量提高到1.5公斤以上。
加快信阳畜牧业发展的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