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干部要“公仆”为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这里说的权力观,实质上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领导干部掌握着党和国家大大小小的权力,而领导干部本身来自于群众,最终又要还原于群众,真正为群众服好务。
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被组织上委以一定“职务”才拥有相应的“权力”,“职务”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是完成“责任”和“义务”的保证,不存在没有责任和义务的权力。领导干部只能说明比一般群众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而并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影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还是把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
因此,党所面临的考验具体讲主要还是对其各级领导干部的考验。而各个任期的领导干部能否经受住这种根本性考验,就看对手中“权力”是否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是否时刻摆正“权力”与“责任”、“义务”的关系。如果不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心态就很难保持平静,就会产生非分之想,就容易成为人性第一欲望的俘虏。“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使正确就能得到群众的公认和尊重,也会不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从而真正产生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的荣誉感。否则,它会使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让人身败名裂。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做廉洁奉公的模范。
总之,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而又紧迫的系统工程。端正党风、政风,要靠领导干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修身立德,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纯洁,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只有这样,才能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取利益上,我们的党风、政风也就因此得到不断地加强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