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实中纪检监察部门对有经济问题的村干部处理案件表明,与其在事后挥泪斩马谡,不如及早的介入镇村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的活动中,从源头保护基层干部。
四、管理理念问题
财务问题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已成为各级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综合分析影响农村财务和村级经济发展进程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的理念问题,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1、管理的理念不新。管理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与时俱进,认识上的不足带来实践中的差距,财务管理的全局意识狭隘,工作的起点定位不高,总是把管账当作管理,把做账当作监督。管理缺乏前瞻性,实践缺乏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满足于算账、记账就是服务的一般想法。
2、经营意识不浓。理财聚财的观念淡簿,导致集体经济止步不前,造成整个农村发展滞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3、服务的意识不强。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衰退是农村财务长期以来没有大起色的根源,造成管理机构提供的服务供给和群众及基层的需要不成正比。撕裂社会关注的热情,无法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管理的共鸣。
对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议
对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创新管理机制
乡镇党委、政府、县经管局,财政所(经管站)村级组织应进一步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落实各自的领导责任,理顺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障碍。
1、镇委、政府应将村级财经委员的业务考核部分改为由财政所(经管站)进行,改善只管事不管人的软约束现状。
2、财政所应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正确的履行财务监督和管理的职责,配备独立于农村经营管理和财政零户统管之外的专职财务审计人员或审计小组。制定镇村两级财务审计中长期规划,对农村财务核算中心代理记账的农村财务进行常规性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
3、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严格依法选配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具体落实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规定,由村级讨论确定其待遇。在组织管理上民主理财小组直接向村民代表大会负责,在业务管理上由财政所(经管站)具体指导,由镇政府在对村的转移支付中单列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工资,由财政所(经管站)负责考核发放。
4、改进村级财经管理人员的任用或选拨机制。现行的村级组织其实是兼备了村民委员会和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其会计管理人员按相关法规可以由上一级组织进行任免;另外也可以在现行村级换届选举中先选出村委成员,再进行分工,以免选举的财经委员不懂业务,造成工作被动,埋下财务隐患。
5、规范资金划拨程序,加大资金使用监督力度。同时向上争取协调县级以上各部门对村级资金划拨管理的支持与配合;专项资金的拨付和账务管理应全部转入财政机关负责,对相关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报账程序,账务处理办法县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要发文确定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报账制,杜绝弊端。
二、健全制度,狠抓执行监查
1、在财务管理方面乡镇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形成一个模式。做到“八统一”,即财务管理制度统一;业务操作流程统一;财务票证统一;记账方式统一;统一到一家银行开户;统一财务档案管理;统一财务日常公开内容,统一会计报表。
2、财政所(经管站)应加大对新时期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和起草工作。对已出台的所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清理,对不合适宜的制度坚决废止,需要完善的进行补充修正,需要规范的重新起草制定;另外可结合责任考核组织人员加大对核算会计和村级执行财务制度的检查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代理记账会计参加所管村每个季度召开的民主理财会议,零距离的感知每一张收支凭证的真实合法性,从入口上把关监督,财政所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专人进行财务检查纠偏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