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缺乏原因分析范文(2)

2010-06-18 15:30

  2.逐渐重视技术工人的作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般是根据学历和职称来评价人才,并将其作为选拔、确定待遇的重要依据,而没有将技术工人当作人才,或者说较重要的人才,没有认识到技术工人的重要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对人才有自己的看法,多数认为自己需要的,且对本单位贡献较大的就是人才,而不一定需要多高的学历,或多高的职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家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面临的压力一般较国有企业经营者大,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这就需要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工人。

  3.现在的技术工人与市场需求有差距。目前,对技术工人的评定与人才的评定一样,更多地是看其学历和资历,因而经常会有资历深、技能差的高级工。这显然与市场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按现行的技术工人评定标准,我国拥有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并不少,而且很多国有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也不高,而一些民营企业标出20-30万年薪请不到所需高级技工,其原因就是现在很多的高级技术工人并没有应该有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4.缺乏培养技术工人的环境。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技术工人不是通过市场获得的,而是来自于计划的配置,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其来源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社会公招,三是本单位职工的待业子女。他们往往没有(或者只有较小的)竞争岗位的压力,从而没有太多的追求技术能力的动力。而公有制单位使用技术工人缺乏较好的制度保障更使得技术工人难以成长。

  5、技术工人地位难提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人才标准是,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及以上职称者为人才。在一个企业里,技术工人的身份就是工人,一般也称不上人才,当不上干部,其身份、地位,及待遇也就较差,因而人们大多不愿当工人,即使做了工人,一些有“志气”的人也不愿静心钻研业务,长久干下去,而是想办法去当干部。

  因此,在传统人才标准影响下,整个社会都较轻视技术工人,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致人们普遍缺乏当技术工人,甚至高级技术工人的动力,培养技术工人也就无从谈起。

  对技术工人的分配不公平。长期以来,特别是我国国有单位对劳动者的分配表面上讲的是按劳分配,实际上由于某些原因影响却更多地体现于按行业、单位分配。目前我们所谓“效益”较好的一些行业,如证券、税务、银行、电力等的职工待遇普遍较社会平均水平高,然而,他们很多人的好待遇并不是因为掌握了多高、多特殊的技术,而是因为他们处于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单位。据报道,上海某证券公司一打字员某年的收入高达10万,他却仍嫌少,原因是跟他一起工作的人比他拿得多。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多数人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与其潜心钻研技术,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去找个好行业、好单位。

  目前,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内部仍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分配制度,其分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以人定薪,吃“大锅饭”的状况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在这样一种平均主义的制度下,干好干坏差不多,显然不能有效激励技术工人积极钻研技术。

  因此,目前的分配制度使得我国技术工人缺乏钻研技术的动力,从而难以培养出适应技术变革、产品更新的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技术工人,更难以培养出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就造成了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级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出台相应政策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给予积极引导,尽快缓解技术工人供求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为我国的生产和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


技术工人缺乏原因分析范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区政协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