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龄结构偏大,人才队伍匮乏。公务员队伍、科技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占整体队伍很小的一部分比例,特别是公务员队伍和教师队伍,由于几年来政策性调整不及时,在自然减员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补员,造成了公务员队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适用科技人才缺乏,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比如:工业立项的测算、论证,资产的评估、置换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依据,而我县苦于县内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最后只能到市里去请求下派;中法水务办公室需要一名懂外语的文秘人员,多次向社会公开招聘,至今招聘来的人员仍然不十分理想。此外技术工人缺乏,2005年3月以来,亿达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车、钳、铆、电、焊等技术工人各四十名,到目前为止虽经多方努力仍然不能招满。
3、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据我们初步调查和掌握,近几年,全县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系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外流有数百人。人才流失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大中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全面推向人才市场后,因我县没有规模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和可提供的人才就业岗位比较少,同时由于实际工作和机制运行有些地方脱轨,出现了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毕业生不能及时分配的现象。以农业科技队伍为例,2002年、2003年我县先后有两名沈阳农科院本科毕业生回来报到,由于不能得到及时分配,不得不背井离乡,空怀壮志,造成了毕业生对家乡的失望和无奈,近几年有才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很少回地方报到。第二,原有国营企业改制后,大部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为了生计只好远走他乡谋职求业。第三,因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个人收入低下,部分人才被外地的高薪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所吸引,放弃所在工作单位和岗位,到经济发达地区重新谋职。我县96年从沈阳农大植保专业毕业的一名姓田的本科生,分到三中心后,由于待遇低下,最后被抚顺市植保站高薪聘走;我县刚刚成立不久的书画院也是由于待遇低下现在已经有两名国家级书画家被外地高薪聘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我县教育系统近几年有百余名教师自动离职到外地任教,且大部分为骨干教师,这部分教师的外流对在职教师队伍稳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也对我县的教育事业及其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此外,政府下发的有关人才政策的文件因受经济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落实,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部门对县内制定的本科学历毕业生可以分配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的规定执行的不好,对一些想回昌图就业的本科生造成负面影响。
4、现有科技人才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科技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非所用,特别是"农口五站"机构改革以后,有很多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落聘,即使聘上的,由于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在大力提倡引进人才的同时,大批科技人员却闲置在家,有的被外地高薪聘走,有的被迫改行,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企业因设备陈旧,经费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得不到发挥,知识老化,创新能力不强。
5、人才机制不够活。人事分配制度上的权力过分集中导致人才流动不畅通,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对本部门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出现人才缺乏与人才闲置并存的现象。以昌图第一人民医院为例:专业技术人才进不来,进来的留不住。2003年,一名医大口腔专业本科生刚刚分配到县医院由于不满足工资待遇,不久,便被沈阳一家医院高薪聘走。出现了多编又缺人、少数人供养多数人的现象;几年来,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单位仅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非专业人员就有40人左右,而真正是学本专业回来的寥寥无几,这些非专业人员在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单位不能发挥作用,无所事事,而另一方面专业人员工作十分的辛苦,有的专业人员一天要做十几个手术,且主管部门没有人事权力致使本部门不能充分和外面开放的大市场接轨,很多急需的专业人才不能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