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感受:从趵突泉公园东门进入向右拐,顺着一条青石小路往里走,两边是一排排葱绿的树,环境优美。在大约三分钟步行后我们见到了漱玉泉。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在泉的周围挤满了游客,
泉水清洌见底,十分清凉。在泉的右侧是有关该泉的石碑,记载着漱玉泉的由来。泉水的周围是葱郁的垂柳,清风拂来沁人心脾。四周环境很好,在漱玉泉的北方是著名诗人李清照的纪念馆,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保护工作也很好。
漱玉泉碑漱玉泉取水
二、马跑泉: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
1、相关历史传说:?相传北宋大将关胜在抗金时,被金兵包围在渴马崖一带,口渴难忍,其战马前腿刨地出一清泉,故名“马跑泉”;另一传说关胜在西门前与金兵鏖战,壮烈战死,战马见此,仰天长嘶,前腿刨出一湾清水。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就把此泉称为“马跑泉”。《济南竹枝词》云:“刨地出泉烈士马,当年碧血漾清波;淙淙千古一溪水,犹如将军爱唱歌!”马跑泉又是测水泉,泉池中有一块50厘米高的鹅卵石,如果泉水达到这块石头,趵突泉源的三股水便能喷涌而出。
2、个人感受: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从漱玉泉向北望去就可以看见跑马泉。泉池长12米,宽5米有余。池岸由已溶蚀的石灰岩岩石砌垒,曲折起伏,参差交错。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沿池底小溪向东北流去,注入护城河(西泺河)中。马跑泉泉池周围,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显得格外幽雅别致。
跑马泉取水:池中鱼儿快乐的畅游。
三:柳絮泉: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1、历史、文化:在金代《名泉碑》及明清文献中均有记载,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柳絮泉周围多柳树,阳春三月,泉花与柳絮共舞,甚是迷人。因泉中气泡翻飞,银光闪闪,泉花串串,常年“泉沫纷繁,如絮飞舞”而得名。在2004年4月新评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柳絮泉名列第4位。柳絮泉曾被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来形容飘雪,以胜过了其兄的“撒盐”之说。
2、个人感想:柳絮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柳絮泉坐落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西侧,泉池呈南北长方形,长3.5米,宽2.3米,深1.5米,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中间镌“柳絮泉”三字。柳絮泉泉水与漱玉泉相比泉水不是十分清澈,池水并不深,但是其围栏比较高,离水面较远,不易于我们取水。由于时间的关系,池的四壁上已有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在我们去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泉眼以及泉水的来处。
柳絮泉取水:(取水有妙招)由于池深不易取水,故用绳子与矿泉水瓶组成取水的装置用于
取水,十分顺利的取到了水,虽然花费时间较长。
四:金线泉: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
1、历史、文化: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曾巩《金线泉》诗云:“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
2、与老金线泉的关系: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