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启动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工程。一是把自主创新摆在振兴发展轻工业的突出位置,从政策上、体制上、机构上激励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合理启用原一毛、二毛、羊绒分梳厂、皮革总厂等一系列中、高级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准确把握国内外轻工业市场发展动态,紧紧跟踪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三是通过配套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产品企业化、企业市场化,进而形成产业化。
8、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加强对轻工业运行监测分析。一是统计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加大调研力度,安排全市轻纺工业普查活动,全面及时了解我市轻工业发展动态,为制定扶持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落实经常工作经费,充实工作人员,建立像煤、电、油、气一样的轻工业经济运行长效监测分析体系,确保及时采取调控手段,解决轻工业运行中的问题。三是应将重振传统工业工作纳入县区工业经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以确保轻工业振兴计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