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输水管道工程设计
输水建筑物起至取水建筑物,取水口高程195.00m(假定)与粗滤池顶高程190.00m,相差5.0m,输水采用UPVC管,长度420m,流速选用1.0-1.5m/s计算,UPVC管糙率n=0.007,水力计算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只计算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水管流量Q=Q总-Q泉眼=8.33m3/h-1.04m3/3=7.29m3/h,经水力计算水头损失hf=λ×L/D×v2/2g=0.01362×420/0.09×1.152/2×9.81=4.28m<5m,所以所选的管径能满足过水要求,经算实际过水流量Q=7.88 m3/h。
3.5净水厂工程设计
3.5.1 净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水源经固定式低坝取水,用管径为φ90UPVC管引水420m至净水构筑物,净化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预沉原水-→粗滤池、慢滤池-→清水池(消毒)-→用户
3.5.2 粗滤、慢滤池
原水经粗滤后引至慢滤池,粗滤池材料用鹅卵石共分五层,从上往下第一层厚 30cm ,第二层厚 40cm ,第三层厚 50cm ,第四层厚 50cm ,滤层共厚 170cm ,承托厚 75cm 。慢滤池滤料层滤料规格为0.3~ 1.0mm 的石英砂,厚 1.0m 。慢滤池承托层材料为砾石或鹅卵石从上往下规格分别为2~ 4mm ,4~ 8mm ,8~ 16mm ,16~ 32mm ,从上往下一、二层厚分别为 50mm ,三、四层厚分别为 100mm ,共厚 300mm ,具体见图纸。
3.5.3 清水池
清水池容积:清水池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40%计算,本工程应工程扣除泉眼水池容积40m 3,即为100-40=60m3
V=60×40%= 24m3 ,见图纸可得实际容积为:
л/4×3.52×2.5=25.4m3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清水池为圆柱形结构,采用C20钢筋砼。周围应覆盖土。
设通气孔3个,设在池子的顶部,采用Φ200mm的UPVC管,且出口高于池底0.4m。
池中分别设进水管和出水管各1条。
池底设DN150mm的UPVC排污管1条。
水面设DN300mm的UPVC溢水管1条。
设检修孔1个,圆形,直径800mm,并装有爬梯。
(详见设计图纸)
3.5.4 清毒
本厂的规模较小,采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配成溶液加注,溶解时先调成浆糊状,然后再加水配成一定(以有效氯计)浓度的溶液中入过滤后的清水中进行消毒。
3.6配水管网工程设计
一、本水厂供水管网的平面布置采用树枝型布设,总长4030米,管材采用UPVC管,供水管道布置详见管网布置图。
二、供水管网设计流量
本供水工程位于农村,时变化系数采用2.0,最高日供水量100T/d,则管网的设计流量。
Q=2×100/24=8.33T/h= 0.0023m3 /s= 2.3L /s
人均用水量:q=1000(W-W1)Kh/24P
= 0.0046L /s.人
三、计算管网的比流量
管段0-1两边无用户,管长500米;管段1-2两边有用户,管长150米;管段1-3两边有用户,管长350米。管段3-4两边有用户,管长200米;管段4-5两边有用户,管长200米。
比流量:q=Q/ΣL=2.3/1350=0.001704[L/(s、m)]
四、计算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1、根据q1=qs.L关系式,求出各管段沿线流量。
各管段沿线流量计算表
表3-1
管段编号
用户情况
管段长(m)
计算长度(m)
比流量
沿线流量
0-1
无
500
0
0.001704
0
1-2
两边有用户
30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