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县委考核组考核时的述职报告(4)
2010-06-15 19:26
两项改革都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共下派了30名行政、事业干部到村、居委工作,其中15名任支部书记,15名任副书记,减少村干部65人,社长173人,村干部年龄由原来的平均45岁降低到41岁,社区居委干部年龄由原来的47岁降低到36岁,退下去的村、居委干部人心稳定。自社区成立以来,先后已有民政、计生、卫生、警务、劳动保障、关工等部门工作进入社区管理。
7、城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检。城区管理的无序和脏乱差的治理,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了充分发挥市容监督员的作用,年初,我们从太和派出所抽调了三名协警员到镇创卫办协助市容监督员工作,以此加大执法力度。为了加强创卫工作责任意识,我们与各居委和34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责任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与门堂店主签订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1万余份。坚持每月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卫生评分检查考核,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使机关、企事业单位由过去的突击性应付检查,逐步转变为自觉的日常性工作。今年以来,共处罚违规人员1460人,罚款19705元,组织居民清掏阴阳沟6510米、化粪池116个,疏通下水道16处,整理卫生死角18处,搬迁了北门市场。为了迎接省级验收检查,我们群策群力,组织了450名“40—50”人员参加社区内的义务卫生监督岗,集中突击整治脏乱死角200余处,修建垃圾库80余个,使整个迎检工作顺利通过。
8、狠抓了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镇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减少23人,镇经委自收自支性质的7名事业人员,通过镇上多方协调,县上已同意参照全县乡镇事业机构人员的改革政策一道进行改革,这既为财政减轻了压力,又把改掉人员纳入了社会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社会稳定,人心凝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一年来,太和镇各方面的工作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社会发展工作以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卓有成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年初,镇党委、政府分别与武安党工委和紫云、平安、子昂三个街道办事处、各村(居委)、居民小组、合作社、机关、事业单位签定了责任书443份,各办事处组织民兵应急分队20人,100名市容监督员加入到整体联动队伍;处法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普法工作层层落实。形成了综治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齐抓共管的格局,全镇社会稳定,确保了全省丘区会在我县的顺利召开。
文化、教育、民政、计生、卫生、武装、群团等各项工作都有长足发展。
国土工作取得了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土地清理等多项显著成绩。
由于全镇上下齐心协力,2004年镇党委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评为干部作风整顿先进集体;农村经济工作有8项可望获得县上挂牌奖励。
回顾过去的工作,面对一道道复杂的难题,党委政府一班人沉着应战,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充分体现了领导班子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和水平。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在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一是机关化作风有待改进;二是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财政资金压力仍然很大;四是企业改制、城市管理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五是社区管理难度较大,缺乏政策倾斜和扶持;六是新村建设缺乏规范运作。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有待在来年得到解决。
在接受县委考核组考核时的述职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