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乡市场活跃,物价稳中有升,金融运行平稳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3万元,比上年同期6619万元增长10.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335万元,比上年同期4983万元增长7.1%;餐饮业988万元,比上年同期841万元增长17.5%;其他行业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795万元增长25.8%。人民群众(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cn)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全县金融系统实现各项存款余额48672万元,同比增长24.2%;各项贷款余额49675万元,同比增长20.8%。总体趋势是存贷较快增长,现金表现为投放。累计净投放现金10632万元,体现了金融信贷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较大支持,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扫尾工作并按要求进行了检查验收;国有企业改革,已完成改制企业37户,安置职工1964人,终止职工身份648人,支付安置资金 2349.87万元,达到了“两终止、一退出”的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主体改革,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复查,基本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与此同时,财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全县共引进投资项目5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开发、市政建设、冶炼、建材等领域,协议总投资37880万元,比上年同期30380万元增长 25.7% ,实际投入项目资金3620万元,比上年同期3325万元增长8.9%。至此,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已达43个,协议总投资29.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4亿元。今年引进的投资项目有:红兴电石厂扩建21万吨生产线项目,协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3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即将投产;开家湾煤炭开发项目,协议投资300万元,已投资100万元;串丝红砖厂,投资80万元,已建成投产;盐津旧城改造滨江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已到位资金140万元,前期拆迁安置房改造已经完成;炭沙湾原煤开发项目,计划投资20000万元,已到位资金300万元。此外,在今年的“昆交会”上,我县成功地签约合作项目3个,协议引资14.45亿元,其中的水电、煤炭两个开发项目是全市唯一进入省级盘子的项目。目前,盐电公路和白水江一、二级电站投资完成较好,柿子红兴电石厂、铁合金厂、上清河电站等工程投资进度加快。这些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教育事业继续推进。认真开展“普九”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我县已被列为全省“普九”实施县;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盐津一中学生公寓等3个工程已通过验收;去年年底开标的18个工程陆续竣工,部分工程正准备验收交付使用;柿子中学实验楼、艾田中学综合楼已开工建设;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滩头新田苗圃希望小学得到香港苗圃基金会33.6万元的捐助,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本月底即可开标建设;积极争取“贫义”工程、国家教育部远程教育等一批项目设备的投入,部分学校教学器材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不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县教育环境有所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受到重视,今年高考上线率达4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今年上半年,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乡村干部真抓实干,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1—6月,全县完成五术10000例,是上年同期的1.9倍。其中,结扎8063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3900例的206.74%,是上年同期的2.7倍,结扎中二扎完成5651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2100例的269.1%,是上年同期的3.8倍;一放1084例,占市下达全年任务2600例的41.96%,与去年同期持平;人流引产304例,比上年同期少47例。全县共办理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光荣证105户,兑现一次性奖励10.5万元;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教育“三免”83人,免费6910万元;收缴社会抚养费35万余元;调查核实干部职工违法超生案件5起,并进入处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