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功放工作报告(5)

2010-06-18 01:35


      通过“十五”时期的丰富实践,我们提高了驾驭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升华了思想认识。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不断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六个注重”:
      第一,注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们牢记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文秘家园的期望和重托,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树立“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的观念,不断增强当好排头兵的信心,抢抓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CEPA全面实施等机遇,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坚持有保有压,在优化结构中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注重增强发展后劲和提高发展质量。我们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工业九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在努力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留有余地,集中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统筹内外源型经济发展,在继续做优做强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内源型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全面建设文化大省,积极实施科教兴粤、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良好环境。
      第三,注重分类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全面谋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制宜地指导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不同要求。通过加快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强对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扶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实施激励型财政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等措施,力促省内不同区域协调共进。全面推进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注重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我们抓住事关全省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十件大事”、“十项工程”,带动整体发展。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加快汽车、石化、钢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道、水利、环保建设等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保障煤、油、电等能源供应为切入点,积极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五,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注意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为载体,认真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人民安居乐业。
      第六,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努力建设文明法治谅解宽容社会,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向善、扶贫济困、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风尚,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外来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仍存在明显的粗放特征,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粤北山区、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发展差距过大,县域经济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存在瓶颈,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治安、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等。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解决。

在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功放工作报告(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五次会议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