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报告(4)

2010-06-18 01:58


7、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扎实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新村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让党的政策进村、科技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卫生习惯进村,在农民中逐步树立起勤劳、自强、互助的精神,培育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展现新村貌,流行健康新风尚,农民过上新生活。
(二)抓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第二、三产业。
2006年,我们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和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好。
1、千方百计多招商、多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招商引资要着力抓好两手:一手抓招商,一手抓项目服务。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要组织力量挖掘、整合**的招商优势,编写招商指南,改善工作方法,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引导好资金投向,力争引进资金
万元、项目   个,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统筹推进项目新开工,确保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2、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在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做大做强我镇的优质谷、桑蚕、炮竹厂等优势产业。一是巩固和发展好现有的工业企业,完善炮厂搬迁的后续工作,力争于4月初投产生产,年创利税50万元。为两家大米厂、下六甲水利枢纽工程、花王电站等企业搞好服务。三是积极引资投建新的工业企业,利用我镇的优质谷、桑蚕、电力等优势产业引进巢丝厂、大米加工厂等资源型企业和高耗电企业,走工业兴镇之路。
3、以旅游业为龙头,做活做强第三产业。按照我镇“开发‘两河水’,打造旅游镇”发展思路的要求 ,积极引进客商开发**河、**河、古榕群等旅游资源,建设以**为龙头带动**旅游业发展。争取融入**的旅游圈。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旅游产品、餐饮业和健康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抓财政结构优化,不断增加财政可用财力。
不断壮大支柱财源,对桑蚕、甘蔗、炮厂等主导优势产业要加强服务指导,帮助其不断提档升次,不断提高效益。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后续财源。做好财政综合预算,坚持“零户统管”,坚持“量力为出,量力而行,保证重点,压缩一般”“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原则来安排支出,确保全镇财政收支大体均衡,财政收入有较快增长。
(四)抓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
始终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及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加大农民科技和理论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努力培养新型农民。
2、关心群众疾苦。完善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制度,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搞好现有5个“五保村”的管理,年内要建成1个“五保村”,解决10名五保户、特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抓好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加强各种传染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老龄人、残疾人生活。继续做好灾后群众生活救济、生产恢复和重建工作。
3、加强扶贫工作。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贫困村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整村推进的原则重点扶持,兼顾面上,发挥中平扶贫科技培训基地作用,加强对贫困村骨干培训,提高其带头脱贫致富的综合能力。

乡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