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历来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小岗干部的特殊压力。为了加快小岗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沈浩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到小岗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是刚刚开始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化道路,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调查组走进小岗、媒体跟踪报道、专家学者前来求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那时候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去小岗看他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他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出路”。他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那次他握手的力量特别大,我知道那是他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三、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土地流转为发展小岗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工业创造了条件,沈浩有了更大的设想,他要进一步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要把小岗村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要建设小岗工业园区,将来小岗品牌要资本化,甚至上市,用小岗拉动整个凤阳东部经济发展。他说:“小岗这个金字招牌擦一擦就能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小岗以无形资产合作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小岗面业正式落户。2007年11月,新的小岗村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小岗村城镇化步伐迈出了第一步。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当总书记得知沈浩是在圆满完成三年选派任务后被村民自发按手印挽留下来连任的,高兴地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地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都没有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又是动力,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四型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引进好的项目,沈浩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小岗,今年元月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专门来到小岗村,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到他热切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打动了,后来总投资1.5亿元落户到了小岗村,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6年来小岗村家家住上了新房,这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6年。更重要的小岗村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岗葡萄供不应求,小岗牌民用甜菊糖等项目一天天竣工。
在沈浩来到小岗村的6年时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一心一意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五保户过年,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企业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时,用地范围内有204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还栽上松树。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这家人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不愿迁移,沈浩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有威望的长辈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得实惠吗,沈书记我们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