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领导在基层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3)
2010-06-17 22:11
3、实施精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企业是经济组织,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今天交流的23个管理创新成果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和大家共同算几笔帐,在算帐的同时,大家来体味精细管理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算的第一笔帐,就是关于一个百分点概念。第一个“百分点”是关于采收率的问题。我厂目前的采收率大约是50%,按照**公司提出的60%的目标,我们通过管理创新和实施精细管理把采收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近**吨的储量。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产量将降至**吨。增加一个百分点,按照“十一五”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多采2年,如果能增加10个百分点,就可以多采20年。不要小看这一个百分点,它的背后所蕴涵的量是非常大的。第二个“百分点”是关于能耗的问题。目前,占全国能耗73%的包括石油、化工、钢铁等8个企业,其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47%,我国石油企业的能耗也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0%,可以说节能的潜力极大。我厂油气水电消耗约占整个操作成本的50%,就电而言,我厂每年消耗约**亿度电,如果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少耗**万度电,就能节约成本***多万。如果通过调整系统效率,通过管理创新,全厂能耗降低一个百分点,初步计算能节约**多万元的操作成本。算的第二笔帐,就是关于一万吨的概念。如果通过精细管理、管理创新,不投入或少投入,比如今天交流的这些经验方法,包括电力维修大队实施的状态检修少停电措施,包括洗井等工作都做到位,可以说,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而且效益是可观的。站在油田公司的层面来讲,外围打一口井,平均日产油一吨,年产油**多吨。我厂多产一万吨油,公司就可少打**多口井,按每口井投资**万元计算,就可节省近1个亿的投资。就我厂内部而言,通过加强管理多生产一万吨油,按每口压裂井增油500吨计算,就可少压裂**口井;按每口井压裂费用**万元计算,就可节省***多万元。算的第三笔帐,就是关于一元钱的概念。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消耗成本,但大家却没有意识到,节约一元钱其实很简单。对操作层来说,如果让一个100瓦的长明灯少亮20个小时,就能节省1元钱;如果少浪费几张纸,就能节省1元钱;如果少仍一块擦布,少仍一块棉纱,就能节省1元钱;如果我们的车少跑几公里,也能节省1元钱;如果少放1方气,就能少浪费1元钱。对管理层来说,就不仅仅是一元钱的概念了,很可能因为我们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简单决策,就可能浪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应该说我们身边到处是金钱,到处是效益,就看你去不去找。如果全厂干部员工都能将管理做精、做细,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一天就是1万多元,一年就是400多万。如果每人每天能节省10元,每年就能创造4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算的第四笔帐,就是关于100天的概念。我厂每年的作业费用大约占全厂总操作成本的6%,油井检泵周期平均**多天,水井免修期平均**多天,应该说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如果我们通过加强油水井日常管理,能够把检泵周期和免修期增加100天,每年就可少作业**口井,就能节约**万元的作业成本。为什么要跟大家一起算这些帐?就是要通过算帐使我们切实体会到,实施精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大家都要细算帐,算身边帐,不要好高鹜远。有的时候,观念一变,就是效益,就是创新。按照老区改造规划,要将**系统进行改造,需要很大的投资。我们转变观念,只是将**和**进行了管理上的重新组合,就节省了**万的老区改造费用,而我厂每年老区改造费用只有*亿,**万对我们来说,不是个小数字。如果用这**元更换管线的话,可以更换50多公里。又比如,我厂原先在外输管线的管理上,尽管每天出动很多人、很多台车进行看护,但还是避免不了管线栽头盗油案件的发生。后经厂里研究,在**大队实施了外输管线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实施以后,见到了明显的效果,两年以来,未丢一滴油。可以说,这种机制的转变就是管理创新,就是精细管理。通过初步算几笔帐,感到还不全面,我们还要组织大家共同算细帐。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厂要实施几个“一”的工程,就是要一元钱一元钱的算,要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算,把小帐算大,把小帐算细。
工厂领导在基层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