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四句话”目标要求,就必须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通过自我反思,真正找出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农村改革深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要坚持开门搞教育,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开通专线电话、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乡(镇)场领导要征求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意见,一般党员要征求同志们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只有诚心实意地“开门纳谏”,问题才能找准,原因才能分析透彻,才能为制定好整改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奠定坚实基础。要相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听取、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党委政府抓发展的良好愿望和群众盼发展的迫切意愿有效对接起来。找准工作的突破口,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要着眼于基础性问题,多数人受益的问题,乡(镇)场党员干部都要把认真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这一重大问题,从思维方式、自身素质到领导方法、工作方式都要来一个大的转变。既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员干部帮民致富、为民解困的本领,又要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法律、会技术、能致富新型农民。
(三)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实现“四句话”目标要求,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要针对党员和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方案落到实处。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靠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上级党委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加以解决。解决突出问题重点是解决一两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一动百,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按照实践第一、群众满意的标准抓整改,务求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采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整改方案及措施、限期整改、“挂帐销号”等措施,使突出问题有效得到解决,工作作风有明显的转变。
(四)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要实现“四句话”目标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乡(镇)场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大,乡(镇)场工作直接与群众接触,因此,乡(镇)场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要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党员干部的形象,要努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县先教办为推动边学边改,将于近期安排乡(镇)场开展党员干部“亲民、为民、富民”的主题实践活动。乡(镇)场党委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时候豁得出去”。转变干部作风,要注重制度建设,检查哪些制度未执行好,有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运作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纠正部分乡(镇)场干部弄虚作假,工作方法简单,遇事不同群众商量,搞形式主义等作风不实的问题,规范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行为,促进作风的转变。
三、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乡(镇)场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